《卡萝尔》是由美国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发行的剧情片,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凯特·布兰切特、鲁妮·玛拉、莎拉·保罗森、凯尔·钱德勒联合主演。影片于2015年11月2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小说《盐的代价》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讲述了一位19岁少女特瑞丝与高贵性感的中年女人卡萝尔之间的爱情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托德·海因斯
- 编剧: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鲁妮·玛拉,莎拉·保罗森,凯尔·钱德勒
- 製片人:泰莎·罗斯
- 出品公司:Killer Films
- 中文名:卡萝尔
- 外文名:Carol
- 其它译名:卡罗尔、盐的代价、因为爱你(台译)
- 出品时间:2015年
- 发行公司: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法国
- 拍摄地点:美国
- 拍摄日期:2014年3月12日到2014年4月25日
- 类型:剧情、爱情
- 片长:118分钟
- 上映时间:2015年11月20号(美国)
- 票房:1,627,965美元
- 分级:R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2402927
剧情简介
年轻女孩特瑞丝(鲁妮·玛拉饰)在纽约追求梦想,却只能成为玩具售货员,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机的金髮中年主妇卡罗尔(凯特·布兰切特饰)在百货公司偶遇,两人一见钟情,在一次次会面中发现对方是自己的真爱。然而同性恋在50年代美国是不被允许的,特瑞丝的男友也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惘,卡罗尔的丈夫和女儿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卡罗尔失去的抚养探视权,卡罗尔暂时离开了特瑞丝,而在这段时间里,她其实做好了一切要与她真正一同生活的準备。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卡萝尔·艾德 | 凯特·布兰切特 | ---- |
特瑞丝 | 鲁妮·玛拉 | ---- |
艾比 | 莎拉·保罗森 | ---- |
哈格·艾德 | 凯尔·钱德勒 | ---- |
Tommy | 科瑞·麦可·史密斯 | ---- |
Richard | 杰克·雷西 | ---- |
Genevieve Cantrell | 凯瑞·布朗斯滕 | ---- |
Dannie | 约翰·马加罗 | ---- |
Fred Haymes | Kevin Crowley | ---- |
Richard's Girlfriend | Giedre Bond | ---- |
NYC Waiter | Ryan Wesley Gilreath | ---- |
Jack Taft | Trent Rowland | ---- |
Mr. Semco | Jim Dougherty | ---- |
Frankenberg Shopper | Nathaniel Grauwelman | ---- |
Charles | Douglas Scott Sore.. | ---- |
Phil McElroy | Nik Pajic | ---- |
Male New Yorker | Kedrin Herron | ---- |
Frankenberg Employe | Liberty Fraysure | ---- |
Dannie's Date | Amanda L. Hood | ---- |
News Stand | Richard Doone | ---- |
Holiday Reveler | Philip Krinsky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泰莎·罗斯 克里斯婷·瓦 史蒂芬·伍利 凯特·布兰切特 安德鲁·阿普顿 鲍伯·韦恩斯坦 哈维·韦恩斯坦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 托德·海因斯 | Kyle Lemire Jesse Nye Derek Rimelspach | Phyllis Nagy | 爱德华·拉奇曼 | 卡特·布尔维尔 | Affonso Gonçalves | Laura Rosenthal | Judy Becker | Jesse Rosenthal | 桑迪·鲍威尔 | Chris Haney Ed Chapman | Lexi Jamieson MarshHeather Loeffler |
演员职表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卡萝尔演员:凯特·布兰切特一位高贵优雅且柔弱的贵妇,跟丈夫离婚不久,一次偶遇和特瑞丝一见投缘,她们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她的生活经验丰富,因此她能够预知她们的这份感情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这感情是不合法的。
- 特瑞丝演员:鲁妮·玛拉一名曼哈顿百货公司的售货小姐,但心中嚮往的却是摄影师的工作,在对未来满怀期待的二十岁的年纪里,她邂逅了一名优雅的已婚女性卡萝尔,失去理智且不计后果地爱上对方。
- 艾比演员:莎拉·保罗森艾比在一次与最好的闺蜜卡萝尔偷情中被发现,导致卡萝尔和丈夫离婚。
- 哈格·艾德演员:凯尔·钱德勒卡罗尔的丈夫,他知道了妻子的同性恋情后,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卡罗尔失去的女儿抚养权。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信息 专辑类型:原声带、影视音乐 艺人:Carter Burwell 语言:英语 唱片公司:Varèse Sarabande 发行日期:2015年11月6日 ![]() | 曲目 1、《Opening》 2、《Taxi》 3、《To Carol's》 4、《One Mint Julep》 5、《Datebook》 6、《Christmas Trees》 7、《Easy Living》 8、《The Train》 9、《Packing》 10、《Drive Into Night》 11、《Kiss Of Fire》 12、《Waterloo》 13、《Lovers》 14、《Gun》 15、《Smoke Rings》 16、《Over There》 17、《Visitation》 18、《To Court》 19、《Letter》 20、《No Other Love》 21、《The Times》 22、《Reflections》 23、《Crossing》 24、《You Belong To Me》 25、《The End》 |
幕后花絮
- 原着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是美国的女性犯罪小说家。原着发表于1951年,但并不是用真名而是用笔名Claire Morgan发表的,最初名为《盐的代价》。1990年,派翠西亚·海史密斯以本名在英国重新发表这部小说,并改名为《卡罗尔》。
- 第一版改编剧本早在1996年完成,编剧是Phyllis Nagy,她与原着作者海史密斯是相识的朋友。英国Film4的电影主管Tessa Ross则表示他们用了11年的时间,让影片终于得以开拍。
- 原着故事情节部分来自于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一段亲身经历。派翠西亚·海史密斯曾透露她的灵感来于一位在纽约商场里看见的身穿皮草的金髮女人,那是1948年的圣诞节,当时海史密斯在商场里做玩具销售员。
- 鲁妮·玛拉在演完《龙纹身的女孩》之后收到了影片的邀约,但她由于决定休假而拒绝了,之后剧组找到米娅·华希科沃斯卡出演,在后者决定放弃影片去接拍《猩红山峰》之后,鲁妮·玛拉重新回到了剧组。
- 影片在2012年立项时的导演人选为约翰·克劳利,托德·海因斯在2013年接手。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数 | 奖项 | 获奖者 | 类型 |
---|---|---|---|---|
2015年 | 第68届坎城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 鲁妮·玛拉 | 获奖 |
同志棕榈奖 | 全体剧组 | |||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托德·海因斯 | 提名 | ||
第18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 最佳国际独立电影 | |||
2015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卡萝尔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
最佳编剧 | ||||
最佳摄影 | ||||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原创音乐 | |||
第14届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
2016年 | 第22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布兰切特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鲁妮·玛拉 | |||
第73届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影片 | |||
最佳导演 | 托德·海因斯 |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布兰切特 | |||
最佳女主角 | 鲁妮·玛拉 | |||
最佳配乐 | Carter Burwell | |||
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托德·海因斯 |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布兰切特 | |||
最佳女配角 | 鲁妮·玛拉 | |||
最佳改编剧本 | ||||
最佳艺术指导 | ||||
最佳服装设计 | ||||
最佳化妆、造型 |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布兰切特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鲁妮·玛拉 | |||
最佳改编剧本 | ||||
最佳摄影 | ||||
最佳服装设计 | ||||
最佳配乐 | ||||
第13届国际影迷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托德·海因斯 | |||
最佳女主角 | 鲁妮·玛拉 | |||
最佳改编剧本 | 菲丽丝·奈吉 | |||
第20届金卫星奖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卡萝尔》 | 获奖 |
製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2015年11月20日 | 中国台湾 | 2016年3月4日 |
中国香港 | 2016年2月11日 | 爱尔兰 | 2015年11月27日 |
英国 | 2015年11月27日 | 希腊 | 2015年12月3日 |
加拿大 | 2015年12月11日 | 德国 | 2015年12月17日 |
荷兰 | 2015年12月17日 | 南非 | 2015年12月18日 |
新加坡 | 2015年12月24日 | 瑞典 | 2015年12月25日 |
义大利 | 2016年1月5日 | 以色列 | 2016年1月7日 |
法国 | 2016年1月13日 | 比利时 | 2016年1月13日 |
巴西 | 2016年1月14日 | 澳大利亚 | 2016年1月14日 |
爱沙尼亚 | 2016年1月15日 | 克罗地亚 | 2016年1月28日 |
土耳其 | 2016年1月29日 | 拉脱维亚 | 2016年1月29日 |
哥伦比亚 | 2016年2月4日 | 葡萄牙 | 2016年2月4日 |
乌拉圭 | 2016年2月4日 | 韩国 | 2016年2月4日 |
阿根廷 | 2016年2月4日 | 西班牙 | 2016年2月5日 |
匈牙利 | 2016年2月11日 | 泰国 | 2016年2月11日 |
日本 | 2016年2月11日 | 墨西哥 | 2016年2月12日 |
芬兰 | 2016年2月19日 | 智利 | 2016年2月25日 |
波兰 | 2016年3月4日 | 丹麦 | 2016年3月10日 |
挪威 | 2016年3月11日 | 立陶宛 | 2016年4月8日 |
影片评价
导演托德·海因斯非常擅长还原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影片中他一方面通过服装道具美术等视觉部门,成功地将内敛的画风搬上银幕,另一方面对影片的拍摄角度和构图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展现出成熟的影像技法,多场窗格外的镜头处理,都拥有高贵别致的美感。
《卡罗尔》同样在细节中暗示了时代背景下女性受到的歧视,而导演的叙事饱含深情,同时又非常节制,对女性给与充分的尊重,两位女主人公在充满限制的环境下,选择了真爱,儘可能抵抗男权世界的阴影,让作品最终迸发希望之光。(凤凰娱乐评)
该片导演试图希望以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方式讲述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影片无论从运镜方式,还是对两个女主人公肢体语言的描绘都是细緻入微的,音乐也走的是抒情路线,影调有着浪漫的味道,儘管导演给了这部片子如此多的形式性铺垫,但是影片自始至终都无法理解是什幺建构起两位主角之间的深情厚爱。
这部片子唯一的成功之处大概是它的舞台美术,舞美师把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街区的景象,人的衣着打扮都儘量真实地呈现出来,可惜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背景,对导演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摆设,只是复原了那个年代的样子却没有让那个时代在他的影像里生动起来,既听不到那个时代的声音,也看不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同性恋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同,束缚与禁忌无处不在,导演对这一点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错过了向历史纵深处开拓的机会,丰富这部影片的机会。(腾讯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