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卡塞尔购买力平价理论

2019-12-08 01:20:53 百科

卡塞尔购买力平价理论

卡塞尔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两国物价或货币的购买力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的理论。这一学说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后来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出版的 《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作了系统说明。认为一国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 反之,外国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可以购买本国商品和劳务。因此,以本国货币购买力交换外国货币购买力,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或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确定的。此说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系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后者系说明汇率的变动。

举例来说,同一质量的钢材,在美国的价格为每吨100美元,而在日本是22000日元,那幺在这一时点上,美元与日元的均衡汇率,则应 是1美元等于220日元,即(22000/100=220)。设以R代表均衡汇率,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PB代表外国的物价指数,而两种指数的範围和加权法均相同的话,则均衡汇率便是两种物价指数的比率,即R=PA/PB,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