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隶属江西省南昌市,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东接进贤县,南邻宜春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着名的商品粮基地、渔业重点县,享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等美誉。
南昌县面积1810.7平方公里;辖7个乡9个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2017年,户籍总人口1039778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82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9.2%。
南昌县境内有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南昌县向塘镇交汇,规划中的南昌捷运3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全县形成了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捷运等交通运输网路。
南昌县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千年古县,公元前202年汉大将灌婴筑城建县,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也是南昌採茶戏的发祥地。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30多处,列如曹雪芹祖籍故居、明末清初所建的永木黎村等。曾涌现了晋代着名道家创始人之一的许逊,宋太宗时任副相的陈恕等名人贤士。2006年南昌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神州千年古县"。南昌县于2006年正式列入"大型电视文献片-千年古县"序列。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昌县
- 外文名称:Nanchang County
- 别名:莲塘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西省南昌市
- 下辖地区:7个乡9个镇
- 政府驻地:莲塘镇
- 电话区号:0791
- 邮政区码:330200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中部偏北
- 面积:1810.7平方公里
- 人口:1039838人(2015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澄碧湖公园、幽兰马游山风景区、塔城水岚洲、凤凰沟、茌港老街等
- 机场:向塘机场
- 火车站:向塘火车站、向塘西站
- 车牌代码:赣A
- 行政代码:360121
- 人均生产总值:88244元(2017年)
历史沿革
区域形成及历史演变过程:南昌境域古属扬州。史家一般认为: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始置南昌县。上隶长沙王国,直隶豫章郡。

置县之初,南昌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
新莽时期,南昌县曾改称宜善县,直隶九江郡。
东汉、三国、晋,南昌县隶豫章郡。
魏文帝黄初二年封孙权为王,南昌县属吴国。孙权析县南境为富城县(今丰城),自此南昌、丰城分治。
隋、唐(589年~742年),南昌县改称豫章县,隶属洪州。
唐宝应元年(762年),因避代宗李豫名讳,豫章县曾改名锺陵县,隶属洪州。
唐贞元元年(785年)复名南昌县,自此再未更名,隶属洪州。
北宋兴国六年(981年),析西境置新建县,自此南昌、新建分治。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升进贤镇为进贤县,自此南昌、进贤分治。
南宋,昇州为府,南昌县隶属隆兴府。
元,南昌县隶属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因避裕宗名讳,隆兴路更名龙兴路。
明洪武八年(1375年),南昌县隶洪都府。洪武九年起,至清代(1664年~1911年),隶属南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至3年隶属江西省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南昌设市,市、县分治。南昌县直隶江西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起,隶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起,隶第十一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起,隶第一区。
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隶属南昌专区。1958年9月,划归南昌市辖。1961年7月,划归宜春专区辖。1967年11月复划归南昌市辖。
朝代 | 年号 | 年份 | 县名 | 隶属 | 上隶 | 範围/面积 | 备注 |
---|---|---|---|---|---|---|---|
汉 | 汉高帝五年 | 前202年 | 南昌县 | 豫章郡 | 长沙王国 | 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7500平方公里 | |
新莽时期 | 公元9年 | 宜善县 | 九江郡 | ||||
东汉 | 公元25年 | 豫章郡 | |||||
三国 | 魏文帝黄初二年 | 公元221年 | 吴国 | 孙权析县南境为富城县(今丰城),自此南昌、丰城分治。 | |||
隋唐 | 公元589年~742年 | 豫章县 | 洪州 | ||||
唐 | 宝应元年 | 公元762年 | 锺陵县 | 洪州 | 因避代宗李豫名讳 | ||
贞元元年 | 公元785年 | 南昌县 | 洪州 | ||||
北宋 | 太平兴国六年 | 公元981年 | 南昌县 | 洪州 | 析西境置新建县,自此南昌、新建分治。 | ||
崇宁二年 | 公元1103年 | 南昌县 | 洪州 | 升进贤镇为进贤县,自此南昌、进贤分治。 | 昇州为府 | ||
南宋 | 公元1163年 | 南昌县 | 隆兴府 | ||||
元代 | 公元1271年 | 南昌县 | 隆兴路 | ||||
元二十一年 | 公元1284年 | 南昌县 | 龙兴路 | 因避裕宗名讳 | |||
明 | 洪武八年 | 公元1375年 | 南昌县 | 洪都府 | |||
洪武九年 | 公元1376年 | 南昌县 | 南昌府 | ||||
民国 | 民国元年至三年 | 公元1912年 | 南昌县 | 江西省豫章道 | |||
民国十五年 | 公元1926年 | 南昌县 | 江西省 | 南昌设市,市、县分治。 | |||
民国二十一年 | 公元1932年 | 南昌县 | 江西省第一行政区 | ||||
民国二十八年 | 公元1939年 | 南昌县 | 第十一行政区 | ||||
民国三十一年 | 公元1942年 | 南昌县 | 第一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公元1949年 | 南昌县 | 南昌专区 | ||||
1958年9月 | 南昌县 | 南昌市 | |||||
1961年7月 | 南昌县 | 宜春专区 | |||||
1967年11月 | 南昌县 | 南昌市 |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12月8日,撤销莲西乡,划归莲塘镇(赣民字[2000]372号批覆)。
南昌县地图区划

2001年10月22日,撤销渡头乡,划归幽兰镇(赣民字[2001]482号批覆)。200l年11月15日,撤销滁槎镇,划归尤口乡;撤销小蓝乡,划归莲塘镇;撤销新联乡,划归(不含创业、东阳、东方、东升、东风村委会)塘南镇;创业等5个村委会划归泾口乡(赣民字[2001]520号批覆)。2001年12月10日,撤销尤口乡建制,设立镇建制并更名为昌东镇(赣民字[2001]581号批覆)。
2004年底,南昌县辖11个镇、7个乡:莲塘镇、向塘镇、昌东镇、蒋巷镇、三江镇、幽兰镇、塘南镇、冈上镇、武阳镇、广福镇、麻丘镇、南新乡、塔城乡、泾口乡、八一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其中,昌东镇、麻丘镇委託南昌高新开发区管理。
区划现况
2014年,南昌县辖16个乡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小蓝经济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分别为:莲塘镇、向塘镇、蒋巷镇、三江镇、幽兰镇、塘南镇、冈上镇、武阳镇、广福镇等9个镇;南新乡、塔城乡、泾口乡、八一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等7个乡。南昌县有264个村委会和71个居委会及社区。政府驻莲塘镇。
南昌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由东至西宽36公里,从南至北77公里。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幅员面积1810.7平方公里。
地貌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隆起与下降,变化微小。除几条近南向北分布的带状、垄岗状局部低丘外,均较平坦。全境耕地面积占44.96%,水面占29.71%,草洲、洼地占6.51%,村庄、道路、圩堤占16.69%,山地占2.13%。
全境无山脉。总观地貌,东北为湖滨平原;中部为平原,在河床之间尚有一定面积的南北向分布的垄岗状阶地;东南部为低、残丘,近河分布有一定面积的沖积平原。全境平均海拔高度25米。南端平均50米以下,最高点白虎岭主峰181米;北端平均17米左右,最低点南新乡芦王村14.7米。
气候
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多雨伴低温,春末初夏多洪涝,盛夏酷热又乾旱,秋风气爽雨水少,冬季寒冷霜期短”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达到17.8℃,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水系特徵
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
南昌县境内水产资源丰富,属全国渔业重点县之一。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鱅鱼、鲤鱼、鲫鱼、黄颡鱼、鳝鱼、泥鳅等120多种,有甲鱼、乌龟、淡水白鲳、罗非鲫鱼、吴郭鱼、桂鱼、银鱼、团头鲂等名贵鱼类;虾类有沼虾、溪蟹、中华毛蟹、青虾等10多种;贝类有中国肩蚌、江西楔蚌(河蚬)、淡水壳莱、湖蛤、田螺、推实螺等50多种。
生物资源
南昌县植物资源有200多种,传统树种有樟树、苦楝、马尾松等;特种经济林木有泡桐、水杉、茶等;药用植物已发现和利用的有麦冬、地黄、蔓荆子、生地、泽泻、薏米、菊花、黄介子、金银花、芡实等40多种,以蔓荆子、芡实为大宗。花卉有黑兰、君子兰、四季海棠、紫茉莉等名贵品种30种。着名的土特产主要有三江荸荠、三江萝蔔腌菜、塔城豆豉、万舍大蒜、涂家洲韭菜、麻丘莲藕、小蓝芹菜等。
南昌县政区图

南昌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南昌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
人口
2018年,南昌县户籍总人口为1054105人,比上年末增加14327人。按计生口径,全年出生人口12605人,出生率为11.97‰;死亡人口6705人,死亡率为6.37‰;自然增长率为5.6‰。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7:1。
2018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县总户籍人口 | 1054105 | 100 |
其中:城镇户籍人口 | 326284 | 31 |
乡村户籍人口 | 727821 | 69 |
未落户人口 | 0 | |
其中:男性 | 552494 | 52.4 |
女性 | 501611 | 47.6 |
其中:0-17岁 | 251898 | 23.9 |
18-34岁 | 268562 | 25.5 |
35-59岁 | 357341 | 33.9 |
60岁及以上 | 176304 | 16.7 |
经济概况
综述
2018年,南昌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2%。三次产业占比为7:62.5:30.5。
南昌县

全年财政收入跨越120亿元,累计完成127.7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9.8%。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连续8年在全省领先领跑。全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6.5%,近四年税收占比均保持在80%以上。
第一产业
南昌县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鱼米之乡”和“江南粮仓”之誉。南昌县粮食总产迈入20亿斤产粮大县行列,生猪出栏、家禽出笼、蔬菜总产、水产品起水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有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三大“名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数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南昌县境内盛产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南昌白猪”、“鄱湖野鸭”、“肉牛”、“莲塘麻鸭”、“南昌灰鹅”等名优品种。
2018年,南昌县全年农业实现总产值95.9亿元,可比增长4.0%;实现增加值58.8亿元,可比增长4%。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增长5%;林业实现增加值0.26亿元,增长4%;牧业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增长1.3%;渔业实现增加值11.5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11.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7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51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0.82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1.29万吨。其中,早稻产量40.2万吨,双季晚稻产量50.6万吨;全年蔬菜产量66.2万吨,比上年增加14624吨,增产2.26%;油料产量1.29万吨,比上年减少641吨,减产4.74%;全年肉类总产量10.35万吨,下降2.4%,其中:猪肉产量7.36万吨,下降2.5%;禽肉产量2.83万吨,增长27.6%。生猪年末存栏39.05万头,下降2.9%;生猪出栏88.7万头,下降1.9%。家禽存笼1078.77万羽,增长15.9%;家禽出笼2250.8万羽,增长18.5%。禽蛋产量9.48万吨,增长28.8%;全年水产品产量14.07万吨,增长3.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2.46万吨,增长3.3%。
2018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5家,市级7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居全省县市第一;家庭农场7870家,新增87家;农民合作社1529家,新增100家;种养大户6618户,减少274户。
全县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业经营主体54家、新增15家;产品181个、新增28个。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南昌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41.6亿元,增长14.5%。分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3.3%,股份制企业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其他经济类型增长持平;分五大行业看:食品饮料业总产值194.5亿元,增长7%,轻纺服装业总产值58.9亿元,增长21.7%,医药医器业总产值22.7亿元,下降30.4%,汽车汽配业总产值218.2亿元,增长1.4%,电机电器业总产值106.5亿元,增长29.5%。
全县非公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51.4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9.8%,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全县19家高技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7亿元,同比下降8.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8.06亿千瓦,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38.3亿元,增长15.2%;实现利税67.8亿元,增长5.5%;实现利润51.5亿元,增长13.1%;产品产销率达99.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265家, 新增11家。
建筑业
2018年,南昌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6.9亿元,增长17.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9家,实现总产值1233.8亿元,增长12.5%。
小蓝园区
2018年,南昌县小蓝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3家(含三园15户和江铃汽车股份)。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9.1亿元,增长1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2.6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68.4亿元,增长12.8%。
第三产业
2018年,南昌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亿元,增长1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5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业27.2亿元,增长13.1%;零售业161.2亿元,增长11.8%;住宿业1.1亿元,增长3.6%;餐饮业11亿元,增长12.9%。
2018年,南昌县全年限上批零住餐业零售额105.2亿元,增长15.4%。从商品销售类别看,日用生活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保持较快增长,实现零售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汽车销售继续快速增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2.5亿元,增长18.1%。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快速增长。家具类实现零售额5.5亿元,增长48%;书报类0.1万元,增长135.8%。
2018年,南昌县全年签约项目91个,实际利用外资71582万美元,增长28.2%。其中现汇进资19092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 253.5亿元,增长21.8%。其中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165.8亿元;出口创汇实现10.3亿美元,增长5.6%。
2018年末,南昌县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7亿元,比年初减少22.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76.5亿元,比年初增加28.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6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1.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贷款321.1亿元,比年初增加50.3亿元。
2018年,南昌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6.3%。全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1家、国家3A级景区8家、省5A级乡村旅游点1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4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3家、市级乡村旅游点20家。

社会事业
科研
2018年,南昌县全年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个。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174件,授权专利2412件;签订技术契约20项,技术市场契约成交金额5.58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契约交易额2.57万元。
教育
2018年,南昌县全年高中招生4613人,在校生14400人,毕业生5174人;全县国中招生13550人,在校生38536人,毕业生11644人;国小招生15633人,在校生84914人,毕业生12943人;特殊教育在校生76人;幼稚园在园幼儿 30427人。
莲塘一中

文化
2018年,南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8家;乡镇文化站16个,乡镇民间剧团6个。全年共送戏下乡222场,送电影下乡4144场,送书下乡25152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2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
卫生
2018年,南昌县共有县级卫生机构7个,其中: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120急救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263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0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48人,注册护士1540人;医院和卫生院共有床位1996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697张。
人民生活
2018年,南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3元,较去年同期增收2956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29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658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
社会保障
2018年,南昌县全年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五项民生支出累计完成91.8亿元,同比增长21.9%。新增城镇就业866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826人。全年累计向城镇低保0.36万户0.68万人发放资金3812.4万元;累计向农村低保1.86万户2.93万人发放资金10949.9万元;累计向农村医疗救助4.03万人次,救助资金2217.6万元;累计向城镇医疗救助1.73万人次,救助资金950.4万元。
交通
2018年,南昌县公路通车里程3304.4公里;境内桥樑227座,内河航运航道里程298公里。2018年实现客运周转量0.65亿人公里/年,增长10%;实现货运周转量48.9亿吨公里/年,增长10%。全年邮政包裹传送量337万件。
南昌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3条和京九铁路、浙赣铁路、浙皖铁路穿越县境;境内有全国第二、江南第一的向塘铁路货运编组站;县城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距南昌昌北国际机场30公里;赣江水道直达长江;赣粤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G60)、福银高速公路(G70)三条穿境而过,以6小时行程对接长珠闽,为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经济辐射的最佳结合点。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黄河阵
黄河阵在南昌县蒋巷镇北望、白岸等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初四到初六,在村落边的河滩沙地上,摆上据说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黄河阵。灯阵由1.3长的竹竿构成,大约每间隔一米就竖着一根或红或绿的竹竿,竹竿上面则有一盏莲花底座的油灯。据当地传说,黄河阵由通天教主金箫、银箫、碧箫三姐妹所创。千百年来,三箫娘娘被视为平安、幸福的庇护神,所以黄河灯也叫幸福灯、平安灯。灯阵由99个弯,一直走完别回头,象徵着一帆风顺、幸福平安。还有人说,九曲黄河阵是因其路线三回九转,寓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而得名。
黄河阵

南昌採茶戏
南昌採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灯戏”、“三角班”,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县塔城乡凤岗村刘蜀陡等人合办岗下刘家戏班,编排大戏演出,演员行当由二旦(青衣、花旦)和小丑,增加了小生、老生、大花、小花彩旦等行当,一直沿用至今。1927年南昌採茶戏从乡村进入南昌市,1953年,被正式命名为南昌採茶戏。2008年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南昌採茶戏

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流传于南昌地区乡村,是举办婚庆礼仪、洞房花烛之夜必备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曲目众多,歌词文采飞扬,表现形式丰富、气氛热烈。既有一人独唱部形式,也有众人共同喝彩环节,是南昌县地区婚庆喜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
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多为一人领歌,众人喝彩,并有唢吶伴奏。以唱两首贺郎歌吹奏两首唢吶伴奏音乐交替进行为表演形式。贺郎歌的曲调固定,但是歌词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这些优美欢快的曲调都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财富和知识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江抬故事
三江抬故事自唐末宋初便流传于三江镇南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和农曆八月十八是三江镇南街村蔡家举行抬故事的日子,至今已流传近千年之久。
三江抬故事

抬故事,用故事架(一张四方的桌面,面积约130cm*130cm,四个桌腿很短,约20cm高;四周围了一圈矮矮的铁栅栏,约10cm-15cm高;桌面中间竖有一到两根木桩,用来固定站在桌面上的演员,使其保持站立姿势不滑到;故事台左右两边套有麻绳,供扁担穿过)抬起来。抬故事的内容取材于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情节,是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习俗表演。
南昌灯棍节
南昌灯棍节最早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村里祭祀祖先、传承祖业、祈求平安的一个传统习俗。
灯棍节

每年的正月十二下午两点,村里的男丁纷纷聚集到村前广场,用鱼叉把直径1.5尺、长约36米的灯棍平地叉起,树立在村前广场。灯棍共分三节,顶端一节为竹子,寓意竹保平安,来年节节高;灯棍竖起后,底部四周绑上硬木棍,用木槌夯实,最后挂上灯笼。整个仪式大约十分钟。
仪式结束后,村里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并请来戏班唱戏三天,以示庆祝。正月十六零时,放下灯棍,意思是春节已经过完,人们又要开始为一年的美好生活忙碌起来。
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板灯龙
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板灯龙历史源远流长,从明代以前一直流传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板灯龙全长800-1000m(420-500板),每板2m,4盏灯笼,演出时间为每年农曆正月初七晚上,共有600多人参与演出。
以上资料来源:
名优特产
南昌县境内有 “鄱湖野鸭”、“莲塘麻鸭”等名优品种,花汇宝蜂蜜系列、稻香园风味豆豉系列产品、“皇禽”风味烤滷系列食品、绿滋餚葛粉系列、三江口多味萝蔔腌菜系列、国鸿红烧肉、野鸭抱田螺、三江牛汤锅、旱上江水鱼、罗汉狗肉、黄氏肚包鸡等美食特产。
风景名胜
综述
南昌县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30多处;名胜古蹟有曹雪芹祖籍故居、明末清初所建的永木黎村等。主要旅游风景点有:凤凰沟风景区;澄碧湖公园;武阳曹雪芹祖籍曹骆村;幽兰镇东禅寺、地藏寺、龙华寺;塘南令公庙;冈上月池“教授”村、道士洲森林公园、蝉师岭风景区;黄马白虎岭风景区;广福永木黎村、唐永王李磷古居;三江后万古村等列为我县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景点。
2017年,南昌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1家、国家3A级景区7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3家、市乡村旅游点19家。
主要景点
凤凰沟风景区
凤凰沟风景区,位于南昌县黄马乡,国家4A级景区,距南昌市中心35公里。景区建设面积为8平方公里,由生态茶业展示园、观赏植物展示园、蔬菜瓜果展示园、果业展示园(百果园)、高效蚕业展示园、水产展示园(渔乐苑)、生态养猪示範园、农作物品种展示鉴定站(白浪湖度假村)、农机展示馆等组成。
三江后万古村
三江镇后万古村,位于南昌县三江镇,距省会南昌市40公里,为南昌县望族名村,自北宋神宗年间,古兵部尚书、爱国先贤万迪公始迁至此,迄今800余载。历朝金榜题名之进士有记载者就有15人。村内有万芳园之迪公铜像,迪公古墓、道光古井、必大之门、金榜旗桿石、石堤十八坡及明朝民居建筑群等名胜古蹟。主要景点:后万古村、南街古村、百花洲垂钓中心。地方戏剧、传统工艺製作等游客参与。
三江镇前后万古村是该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江西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同年又被南昌市评为十佳旅游景观古村,2013年被南昌市旅游局评为南昌市乡村旅游点。
冈上“教授村”
冈上镇月池熊村是闻名全国的“教授村”。先后走出了300余位中科院院士、博士、硕士、副教授、教授,成为闻名遐迩的“教授村”。
月池熊氏的最早先人可追溯至清代雍正至嘉庆年间。 从古以来,熊氏家族就人才辈出。清朝月池熊氏“三代皇”(熊氏三兄弟)兴盛时期,月池人考上进士、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的可谓不胜枚举。当时进士以上修建的排房,在月池连成了片,统称“大夫地”。据统计,全村竟有中科院院士1名,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5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260余人,仅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以上的就有十几名。
蜚英塔
蜚英塔,俗称宝塔,位于麻丘镇宝塔村南。此塔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为传统楼阁式砖石建筑,座北朝南(360°),平面呈六角形,底层实测每边长3.2米,塔基用长方形红砂石砌筑。塔身七层,层间为青石板岩,塔内有砖阶,可由塔内转至外檐旋攀至顶层,砖檐为五层平铺叠涩出檐,含塔剎总高35米。第三层正面嵌一塔碑:右书“龙飞天启辛酉元年正月十一日立”,中刻“蜚英塔”三字,左书“东阁大学士癸未状元朱国祚题西川左藩伯丙戌会魁周着鼎建”。原塔左有唐建阿缛寺,早年被毁。
澄碧湖
澄碧湖,位于南昌县莲塘镇,总面积1500亩,现已开闢为公园。澄碧湖是江西省南昌县城一座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公园,于2004年6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公园分南北两苑,南苑又名文化广场,面积120亩,四面环水,三桥贯通,供市民休闲娱乐。北苑紧靠澄湖北大道行政办公区,规划面积238亩,以集会升旗、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主。澄碧湖公园先后被评为南昌市“十大夜景”、南昌市一级三星级公园。
塘南令公庙
塘南令公庙,座落于塘南镇柘林街,位于抚河支流北岸。据庙内碑刻记载,该庙始建于南宋末年,是为了纪念唐代名将张巡而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农曆7月17日深夜,日军分别从尤口范家(现属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东镇)、荷埠周家(现属高新技术开发区麻丘镇)两个据点出动100多人,手持刀枪,带着恶狗奔向20多里外的塘南地区进行残酷的“三光”大扫蕩。柘林街令公庙是日冠集中屠杀村民的主要地点。
塘南令公庙

塘南令公庙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南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游山风景区
马游山风景区,地处幽兰镇青岚湖畔,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在此游过战马而得名,总面积3000亩。旅游区内有东禅寺、观音庙、地藏寺三个佛教胜地。马游山上古树奇花飘香,湖域银鱼、白鹭成群,寺庙香客游人不断,堪称南昌地区着名旅游景点。
历史名人
据光绪版《南昌县誌》和其他有关资料记载,从开设科举制度开始,南昌县历代文科中取的有状元1人,榜眼2人,进士598人,举人1048人;武科中取的有探花1人;入志并立传的知名人物达1617人之多。如“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子,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京镗(宰相),晋代着名道家创始人之一的许逊,以主管国家财政政绩显着而升迁至副相的陈恕(其子陈执中后承父业,直至位居相职),骁勇善战而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刘显、刘挺父子,以文才冠绝一时并参与编辑四库全书的彭元瑞等。
古代
王定保(870~954),唐末光化进士,吴融之婿。唐末小说家,定保着有《唐摭言》十五卷。
宋齐丘(887~959),本字超回,改字子嵩,古南昌县人。南唐名臣。
京镗(1138~1200),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古南昌县人。南宋名相、词人。封翼国公。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徐孺子(公元97~168年),即徐稚(或写作异体字“穉”),字孺子。是中国东汉时期着名的高士贤人,
近现代
梅汝璈(1904~1973),近代法学家,字亚轩。1946~1948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时任教育次长兼国立政治大学校长顾毓琇先生曾赠剑与梅先生,并称他为壮士。
黄秋园(1914~1979),着名国画大师,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等。人民美术出版社、台湾锦绣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中被列为自晋代、唐、宋、元、明、清至近代的一百位中国美术巨匠之一。
公刘(1927~2003),现代着名诗人,原名刘仁勇、刘耿直。1956年到解放军总政治部任职,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回归诗坛以后,出版的诗集有《尹灵芝》、《自花·红花》、《离离原上草》、《仙人掌》、《母亲—长江》、《骆驼》、《大上海》、《南船北马》等。
古龙,本名熊耀华,“古龙”是其笔名,1937年出生于中国大陆(或说1936年出生于香港),1985年9月21日病逝于台湾。华他的影响超越台湾地区,而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城市荣誉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
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
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县
国家科技进步示範县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全国供销合作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範县
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县
全国一事一议规範管理县
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建筑之乡
全国柔力球之乡
2017年,南昌县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