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018-03-02 20:16:25 百科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前身为1921年创立的东南大学畜牧兽医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畜牧兽医系之一。1927年改名为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84年,更名南京农业大学,分设兽医系和畜牧系;1994年,经农业部批准,在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的基础上成立动物医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创建时间:1921年
  • 教职工:76名
  • 期刊:《畜牧与兽医》

简介

动物医学院学科实力居国内一流,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任职单位、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和副主任委员任职单位。1998年获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3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兽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和硕士专业学位学位授予权。设有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猪链球菌OIE参考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建有现代化的动物实验中心。2007年兽医学一级学科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11年以来“兽医学学科”被江苏省列为优势学科进行建设。
学院现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教学系。基础兽医学系设有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等学科组;预防兽医学系设有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传染病学和寄生虫学等学科组;临床兽医学系设有兽医内科学、兽医外产科学、中兽医学等学科组。学院现有家畜生理研究室、兽医寄生虫病研究室、鱼病鱼药研究室、畜禽营养与代谢病研究室、中兽医学研究室、小动物疾病研究室、畜禽疫苗工程中心、兽药创製中心、兽药残留检测中心、畜禽疾病检测中心等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动物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等附属科研教学基地。主办有创刊于1949年的学术期刊《畜牧与兽医》。
学院按照“以人为本,引进优秀,用好现有,留住关键,培养未来”的人才工作方针,实施人才培养与汇聚工程,最佳化人才队伍结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6人,其中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32人(含副教授22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兽医师3人、副编审2人),中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名,硕士学位者20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6名,硕士生指导教师34名。教师中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部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江苏省特聘教授等人才。
动物医学院承担了国家“973”计画、国家“863”计画、 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十二五”以来的年度研发经费达4000多万元,在Autophagy等SCI收录刊物发表3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近百项。 “猪链球菌病研究及防控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方面,9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着名的科学家、实业家和行业管理者。目前动物医学院有五年制本科生897人(含外国留学生2人,港澳台学生2人);在读全日制博士生120人(含留学研究生23人)、硕士生498人(含专业学位硕士生107人、留学生9人);非脱产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生52人、硕士生100人。为了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除国家和校级各项奖学金外,学院设立了“天邦动物医学奖”、“罗清生奖学金”、 “勃林格殷格翰奖学金”、 “上海海利奖学金”、“恆丰强奖学金”、 “浙江诺倍威奖学金”、“辉瑞普强奖学金”、 “南农高科奖学金”、“仕必得奖学金”、“禾丰奖学金”、“上海农场奖学金”、“台湾信元奖学金”、 “武汉回盛奖学金”、“厦门御宝贝奖学金”、“无锡派特奖学金”、“森楠奖学金”、 “法国皇家奖学金”等近二十项奖学金,最高奖金每人达30000元。
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化办学日趋活跃,近5年来,我院教师先后有近100人次到国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考察、合作科研。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和台湾地区的有关学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係,与德国汉诺瓦兽医学院建立了校际关係。从2013年开始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在中国南京联合开办了国际高端兽医继续教育课程。此外,学院每年吸纳大量留学生前来学习深造,先后举办了近20期国际兽医针灸与中药培训班。
展望未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以人才强院为核心、学科建设为基石、教育质量为根本、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担当、文化传承为己任,朝着创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目标迈进!

现任领导

书记:范红结
博士,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六届药典委员等职。1990年毕业于安徽农师院兽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至今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科组任教,主要从事兽医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2004年在新疆农业大学援,2005、2006年两次赴德国Erlangen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合作科研,并与加拿大Monteal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机制。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研究课题20多项,主要涉及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快速检测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一项,另获其他部省级奖励6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50多名。
院长:周继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2009年入选“长江学者”,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
副书记:周振雷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1997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硕士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起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攻读临床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07~2003.10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院团委书记,于2002年9月兼任研究生辅导员至2005年7月。2005年7月起担任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5年9月兼任南京农业大学附属动物医院院长。曾获得江苏省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团员、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党员、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南京农业大学优秀研究者教育管理工作者、爱慕思奖教金等荣誉和表彰。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农林厅三项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南京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先后在国核心心期刊上发表十多篇论文。
副院长:马海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画,2009年入选“南京农业大学133重点人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画。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原哲里木畜牧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农业分会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基础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动物机能生物化学与代谢障碍”,主要研究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对畜禽生理机能的影响,并从细胞信号转导及信息代谢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重大培育专项(子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
副院长:曹瑞兵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理事。1999年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在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研修。从事畜禽传染病防治和兽医生物製药的科研与教学,成功研製出多种畜禽基因工程干扰素。目前主要研究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快速诊断试剂盒和新型疫苗。主持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副处级调研员:雷治海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1982年)和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博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专业。1991年7月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家畜解剖学、高级解剖学、神经科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以及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乔治亚州雅森斯USDA/ARS/Russell农业研究中心动物生理研究所进修半年。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编和参编学术着作七部,曾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和南京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曾任校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兼)、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兼)、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

系所

基础兽医系
为国家重点学科,包含了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兽医病理学等三级学科,为基础兽医学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也挂靠在本学科。学科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 10人,92%具有博士学位,是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团结进取,在国内有较高影响的学术团队。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部省和企业的数十项研究课题,近三年年平均科研经费 800 万元以上,并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长期和密切的学术联繫,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篇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100多篇SCI,并有多项成果实现转化。主编有《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生理学》、《动物组织胚胎学》等全国统编教材。
预防兽医系
预防兽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是由我国现代兽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罗清生教授创建,已有近90年的历史。研究方向特色明显,学科的主要三级学科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寄生虫学均是传统强势学科,为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现有“农业部猪链球菌病参考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动物疫病防制高技术创新中心”3个部级实验室,4个校级研究室(动物疫苗创製中心、鱼病渔药研究室、兽医寄生虫病研究室、消化道微生物研究室)和3个教学实验中心(动物疫病模拟教学实验室、实验动物教学中心、预防兽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学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11名。承担了大量“973”、“863”、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支撑计画、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研究课题,年平均科研经费1000万,并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长期和密切的联繫,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100篇以上,并有多项成果实现转化。“猪链球菌病防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有《兽医微生物学》、《动物保护学概论》、《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兽医生物製品学》等全国统编教材。
临床兽医系
临床兽医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兽医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临床兽医学学科)。本学科兽医内科学、兽医外产科学、中兽医学3个三级学科和兽医院组成。主要研究方向:小动物疾病学、动物骨骼生物学、动物营养代谢病与营养免疫学、家畜中毒病与畜产品安全、现代兽医临床分子诊断学、动物生殖生物学与生殖疾病控制、中兽医学与中西医结合。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7名。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在国内有较高影响的学术梯队。近年来主持国家和部省级课题40项,经费800多万元,获多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转让科研成果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5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20部,主编教材12部;在“畜禽营养代谢病”、“小动物疾病学”、“畜禽骨骼生物学”、“中西兽医结合”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先后13多人次教师出国进修、深造,有8人次国外着名专家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举办“国际针灸班” 8次,并接受外国留学生6名。本学科整体实力雄厚,在国内同行学科连续三次(2004、2006和2008年)被“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排名第一。

实验中心

农业部动物细菌学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制高技术创新中心
OIE猪链球菌参考实验室

附属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附属动物医院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