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捷运10号线是南京捷运第一条开通的过江线路,于2014年7月1日正式运营,标誌色为香槟色。
捷运10号线一期工程途径浦口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线路西起江北新区的雨山路站,经过浦口新城,下穿长江进入河西新城,东至安德门站。延伸至石杨东路站的二期工程已进入前期準备阶段,将于2019年底前正式开工。
捷运10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1.6千米,其中地下段19.5千米、地面段和高架段2.1千米,过江隧道3.6千米,是中国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捷运过江隧道;共设定1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站1座;列车採用A型列车6节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千米/时,由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联合製造。
截至2019年4月,南京捷运10号线日均客流19万人次。2019年4月4日的22.8万人次为捷运10号线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捷运10号线
- 外文名:Nanjing Metro Line 10
- 标誌色:香槟色
- 开通日期:2014年7月1日
- 运营时间:05:40–23:40
- 起讫站:雨山路站,安德门站
- 线路长度:21.6千米(二期35.5千米)
- 车站数量:14座(二期25座)
- 车辆编组:A型列车6节编组
- 运营速度:最高80千米/时
- 停车场:1处(雨山路停车场)
- 车辆段:1处(小行车辆段)
- 控制中心:1处(珠江路控制中心)
- 运营单位:南京捷运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历程
2003年,《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中规划的南京捷运2号线西延线(过江线)是南京捷运10号线的雏形,该线路列入了同年11月底编制的《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5)》。
2005年12月31日,《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5年)》上报国务院获批,2号线西延线(过江线)正式立项,该工程即南京捷运10号线过江段。根据这一建设规划,2号线将在集庆门大街站以南分叉,西延线沿应天大街向西延伸,经上新河站、江心洲站,过江抵达江浦珠江镇,终点站城西路站(现雨山路站),线路长14.82千米,设站7座。2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为双岛同台换乘车站,在设计时即为西延过江做出了预留,预备在2号线西延线实施后,2号线以“Y”形分叉运营,集庆门大街站将作为两条支线的换乘车站。根据当时的线网规划,在远期6号线环线实施后,还準备将2号线集庆门大街—油坊桥区间割接给环线,届时西延过江的2号线将与环线在集庆门大街站同台换乘。但由于集庆门大街站在施工中遭遇险情,为规避集庆门大街站及纬七路沿线施工风险,并为了河西城市规划的需要,2号线西延过江线的起点从2号线集庆门大街站调整为1号线奥体中心站,取消上新河站,新增绿博园站,改称“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这一调整写入《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报告(2004-2015)》上报,将西延过江线与1号线安德门至奥体中心区间共同组成为“10号线一期工程”。
2009年5月19日,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第一次公示,工程改为由捷运1号线西延线接出延伸过江。
2009年7月,《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
2009年7月29日,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第二次公示,工程增设松花江路站(现梦都大街站)。
2009年9月,《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2010年1月,《南京捷运西延过江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部审批。
2010年1月10日,南京捷运3号线暨南京捷运1号线西延过江线试验段(即南京捷运10号线过江段)在南京南站举行开工典礼。安德门站至奥体中心站段已建成,是捷运1号线的一部分,捷运10号线一期工程计画于2014年建成,届时该段将併入10号线。
2010年5月6日,南京捷运发布招标档案中,将捷运1号线西延过江线改称南京捷运10号线,且对工程予以明确,加入了新建安德门站和小行站至奥体中心站改造工程。
2010年8月2日,南京市规划局对南京捷运10号线规划作出了调整,10号线在安德门站与1号线进行换乘后,继续向东延伸两个站,分别为雨花台区政府站和卡子门站,卡子门站将与三号线进行换乘,未来还将继续向东延伸至麒麟生态科技城的王武庄站(均为二期工程)。
2010年12月17日,《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原建设规划的西延过江线起点由2号线集庆门大街站变更为1号线奥体中心站,与既有1号线奥体中心—安德门段共同组成10号线一期工程。
2010年12月18日,南京捷运10号线过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2011年1月3日,江北隧道隧道围护及止水结构开始施工。
2011年6月15日,《南京捷运10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12年4月21日,南京捷运10号线过江隧道盾构开始掘进。
2012年5月4日,南京捷运10号线盾构施工正式掘进。
2012年6月,《南京捷运十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江苏省发改委审批。
2012年12月8日,南京捷运10号线铺轨工程开始,捷运10号线从基础性的土建工程逐步转入轨道、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2013年1月30日,江心洲站顺利封顶,过江盾构穿越58米深的长江江底。
2013年5月,《南京捷运十号线一期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由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
2013年5月2日,南京捷运10号线列车抵达马群车辆段,正式开始进行调试。
2013年5月3日上午,南京捷运10号线车辆项目首列车如期交付至马群车辆段,这是继南京捷运3号线首列车交付,又一关键节点的兑现。
2013年5月10日,南京捷运10号线过江捷运贯通,过江部分是捷运10号线建设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这是中国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捷运过江隧道。隧道全长3600米,埋深为58米,契约总价约8.2亿元,契约工期36个月。该项目是国内单洞双线最长穿江隧道,具有掘进断面大、隧道长、水压高、透水性强、局部埋深浅、工期紧的特点。隧道採用直径11.64米的超大型泥水盾构机挖掘施工,是南京捷运首次採用单洞双线过江的盾构隧道。
2013年6月15日,绿博园站顺利封顶。
2013年6月20日下午,南京捷运10号线实现全线洞通,正式进入铺轨工程阶段。与此同时,捷运10号线绿博园站顺利封顶,这也标誌着该线10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全面转入附属结构及安装装修施工阶段。其中城西路停车场(现雨山路停车场)房基本完成,全面进入安装装饰施工阶段,9月份具备接车调试条件,铺轨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之中。
2013年11月,《南京捷运十号线一期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部审批。
2013年11月25日,南京捷运10号线全线轨通。
2013年12月30日,南京捷运10号线全线电通。
2014年2月26日,南京捷运10号线开始不载客试运行。
2014年5月31日运营结束后,1号线安德门至奥体中心区间开始停运改造,6月正式割接至10号线。
2014年6月13日,经试运行检验,各系统工作基本稳定,满足试运营要求。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14年7月1日上午6点,南京捷运10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营运。
二期工程
2015年5月,《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批覆,共有8条捷运线入选,包括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3号线三期、5号线、6号线、7号线、9号线一期和10号线二期工程,总长度157.2千米。
2015年6月15日,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勘察、设计类项目招标谘询(DS7-XY01-01标)开始招标。
2015年11月5日,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单项设计、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设计总体-总包管理、岩土工程谘询等相关事务开始招标。
2016年1月27日,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招标。
2016年10月11日,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2018年10月22日,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站名 | 车站形式 | 换乘线路 | 有无卫生间 |
---|---|---|---|
雨山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站台有 | |
文德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3号线(规划中) | 站台有 |
龙华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站台有 | |
南京工业大学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3号线(规划中) | 站台有 |
浦口万汇城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1号线(规划中) | 站台有 |
临江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5号线(规划中) | 站台有 |
江心洲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江心洲有轨电车(建设中) | 站台有 |
绿博园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9号线(规划中) | 站台有 |
梦都大街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站台有 | |
奥体中心站 | 地下一层侧式 | 站台有 | |
元通站 | 地下二层侧式 | 南京捷运2号线(运营中) 南京河西有轨电车(运营中) | 站台有2个 |
中胜站 | 地下二层侧式 | 南京捷运7号线(建设中) | 站台有 |
小行站 | 高架三层岛式 | 南京捷运8号线(规划中) | 无 |
安德门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号线(运营中) | 站台有 |
共青团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 | |
雨花台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 | |
卡子门站 | 地下三层岛式 | 南京捷运3号线(运营中) | / |
红花机场站 | 地下三层岛式 | 南京捷运6号线(规划中) | / |
机场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5号线(建设中) | / |
河湾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 | |
七桥瓮公园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3号线(规划中) | / |
杨庄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 | |
王武庄站 | 地下三层岛式 | 南京捷运S3号线东延(规划中) 南京麒麟有轨电车(运营中) | / |
东麒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 | |
石杨东路站 | 地下二层岛式 | 南京捷运12号线(规划中) | / |
注:站名栏中斜体部分为延伸后站点,暂未开通;换乘线路栏中粗体部分为现有换乘;有轨电车均属于站外换乘。 |
站位命名
站名 | 站位及命名理由说明 |
---|---|
安德门站 | 位于安德门大街与小行路交叉路口,故名。(捷运换乘车站:10号线站在地下,1号线站在地上) |
小行站 | 位于小行路与凤台南路、河西大街交叉路口,故名。 |
中胜站 | 位于河西大街与泰山路交叉路口,故名。 |
元通站 | 位于河西大街与江东中路交叉路口,故名。(捷运换乘车站:10号线在F1层,2号线在F2层) |
奥体中心站 | 位于奥体大街与乐山路交叉路口,东侧为奥体中心,故名。 |
梦都大街站 | 位于乐山路与梦都大街交口北侧,以梦都大街命名。 |
绿博园站 | 位于扬子江大道与月安路交叉口的绿博园门口,故名。 |
江心洲站 | 位于江心洲穿洲公路与洲泰路交叉路口,以江心洲命名。 |
临江站 | 位于浦口大道与横江大道路口西南侧,故名。 |
浦口万汇城站 | 位于浦口大道与规划的丰字河大道路口西南侧,两侧为万汇城,故名。 |
南京工业大学站 | 位于浦口大道与新浦路交叉路口西侧,东北侧为南京工业大学,故名。 |
龙华路站 | 位于龙华路与文德东路、公园北路路口,以龙华路命名。 |
文德路站 | 位于文德路与凤凰大街交叉路口,以文德路命名。 |
雨山路站 | 位于宁乌公路与雨山路连线处,故名。 |
线路走向
南京捷运10号线连线江北新区、河西新城和主城核心区,是连线江南和江北的一条主干线路。经过安德门站(与南京捷运1号线换乘),穿过石子岗公园。在小行路与阅城大道路口的东北角设小行站(与规划中南京捷运8号线换乘)。跨越凤台南路,之后入地,沿河西大街向西行进。在泰山路与河西大街路口设中胜站(与规划中南京捷运7号线换乘)。在江东南路与奥体大街路口设元通站(与南京捷运2号线换乘)。线路向西行进,之后转向乐山路,在乐山路与奥体大街路口西北角设奥体中心站。出站后线路沿乐山路向北,在松花江西街路口与乐山路交叉口设梦都大街站。线路穿过中华中学体育馆转向月安街走行,在扬子江大道与月安街交汇处设绿博园站(与规划中南京捷运9号线换乘)。在南京长江隧道南侧穿夹江,在江心洲上于过江桥、隧连线南侧约230m处设江心洲站。穿长江后进入江北浦口区,沿浦口大道与横江大道路口设临江站。在规划丰字河路口设浦口万汇城站(与规划中南京捷运11号线换乘)。沿浦口大道向北,在与新浦路交汇处设南京工业大学站。向西行,在位于龙华路与文德东路、公园北路路口设龙华路站。文德路与凤凰大街交叉路口,以文德路命名。在五里桥立交以北设雨山路站。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800千米,最大站间距为4.270千米,位于江心洲站~临江站,最小站间距为0.950千米,位于奥体中心站~梦都大街站。工程总投资约84.7亿元。
捷运10号线线路图

运营情况
首末班车
起讫站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雨山路站 | 05:40 | 23:00 |
安德门站 | 06:00 | 23:40 |
运营时刻
站名 | 往安德门 | 往雨山路 | ||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安德门站 | 06:15 | 23:35 | 06:00 | 23:40 |
小行站 | 06:10 | 23:30 | 06:03 | 23:43 |
中胜站 | 06:08 | 23:28 | 06:05 | 23:45 |
元通站 | 06:05 | 23:25 | 06:07 | 23:47 |
奥体中心站 | 06:02 | 23:22 | 06:10 | 23:50 |
梦都大街站 | 06:01 | 23:21 | 06:12 | 23:52 |
绿博园站 | 05:58 | 23:18 | 06:15 | 23:55 |
江心洲站 | 05:56 | 23:16 | 06:17 | 23:57 |
临江站 | 05:51 | 23:11 | 06:22 | 次日00:02 |
浦口万汇城站 | 05:49 | 23:09 | 06:24 | 次日00:04 |
南京工业大学站 | 05:47 | 23:07 | 06:26 | 次日00:06 |
龙华路站 | 05:44 | 23:04 | 06:29 | 次日00:09 |
文德路站 | 05:42 | 23:02 | 06:31 | 次日00:11 |
雨山路站 | 05:40 | 23:00 | 06:34 | 次日00:14 |
客运流量
截至2015年9月,南京捷运10号线日均客流约12万人次。
2015年9月26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15.3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5年10月30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15.7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6年9月30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17.1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8年1月26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17.9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8年6月1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18.4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8年9月30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20.95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8年10月26日,南京捷运10号线客流达22.5万人次,是在此之前的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2019年4月4日,南京捷运10号线再创新高,客流达22.8万人次,为最高单日线路客运量。
设备设施
禁止门
南京捷运既有线路均在车站站台边缘设定了安全门,但这种安全门上半部分没有完全封闭,没有将车站与隧道完全分开,隧道内的灰尘会随着列车活塞风进入车站站台,影响站台的空气品质。
南京捷运10号线在借鉴了南京既有捷运线路和全国各地捷运线路的经验之后,将车站站台边缘的安全门改成禁止门,从而将车站站台与隧道完全隔开。禁止门可将隧道内的灰尘、垃圾等都拒于站台外,使车站保持较高的清洁度。
装了禁止门的捷运车站,可以减少因轨道通风造成的空调用电浪费,通风空调装机容量为既有线路的80%左右,系统可以根据客流情况变频运行,比传统车站节电40%以上。
车辆设施
南京捷运10号线採用宽体A型捷运列车,行走制式为钢轮钢轨,轨距为1.435米,採用4动2拖方式编组,共配车21列车126辆(截至2018年底)。每一列车有6节编组,每节长24.4米、宽3米、高3.8米,每节车厢每侧各5扇塞拉式车门,单节载客量310人,整列载客量1860人,最高运行时速80千米/时。车身颜色为香槟色主色调、银色裙边、黑色窗框勾边。
南京捷运10号线列车外观

南京捷运10号线列车是由车辆供应商南京南车浦镇车辆公司自主集成设计的铆接铝合金捷运列车,採用阿尔斯通公司牵引控制系统,列车延用了原阿尔斯通的Metropolis系列车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佳化设计,明快的香槟色外观透出时尚因素,客室内部採用了先进的LED照明技术使得灯具寿命更长,最佳化的座椅使客室内可以容纳更多的乘客,精心设计的小屏风使得乘客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以黄色为基础的客室氛围衬托出十号线列车富有活动力的气息。
逃生通道
南京捷运10号线穿江而过,正常运行时会有3列列车同时处在过江隧道内。在某列车发生事故或火灾时,为保证另外车辆的安全和事故车辆的通风排烟,需要在隧道中部设定中间风井。但是整个隧道在长江下,无条件设定中间风井。南京捷运结合隧道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圆形隧道顶部比较大的空间在两条线路的顶部设定一条土建通风道,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安全。
此外,过江隧道内还加设中隔墙,墙上每隔200米开设防火门1个,隔墙两侧各有0.7米宽的疏散平台,防火门两侧与疏散平台由台阶连线,捷运列车若着火,乘客可以利用疏散平台,穿越防火门进行疏散。
服务网点
充值网点:奥体中心站、元通站、小行站(充值时间为:8:00-11:00;11:30-18:30)
综合业务点:文德路站、南京工业大学站、安德门站(服务时间为:8:00-11:30;12:00-17:30)
注:充值网点提供充值服务和购买充值卡服务;综合服务点提供充值、售卡、学生卡办理和年检、过期卡激活、记名卡挂失、市民卡开卡等业务。
主要工程
南京捷运10号线是过江线路,在河西地区会遭遇河漫滩;长江底卧有卵砾石层;线路上存有多处断裂带和断层等,两次下穿长江更是无任何经验可循,複杂的水文地质情况将成为南京捷运建设的拦路虎,从而使得捷运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和对施工的要求也更为苛刻。10号线过江隧道全长3600米,是中国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捷运过江隧道。
文化特色
装饰色
南京捷运10号线是南京首条过江线路,全线所经过的区域有河西新城、江心洲、江北新区等区域,途经区域为南京今后发展的现代化区域,所以捷运10号线装修定位为功能化、国际化、时尚化,10号线设计主题为“炫彩金陵”。
10号线的装饰色由红、黄、蓝、绿、橙等五种颜色组成,五种颜色在十个车站中穿插使用,其中安德门站、江心洲站、龙华路站为蓝色,梦都大街站、文德路站为黄色,绿博园站、南京工业大学站、雨山路站为绿色,临江站为橙色,浦口万汇城站为红色。色彩主要套用在车站天花板、柱子、实体栏板及站名墙处。
文化墙
南京捷运10号线在多站设定了文化艺术墙,其主题是“彩云追梦”、“景秀前程”、“水、雨、灵动”、“金秋收穫”、“十运之光”等。
站名 | 主题 | 简介 | 图片 |
---|---|---|---|
南京工业大学站 | 彩云追梦 | 南京工业大学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彩云追梦”,以彩雕玻璃製成,墙面高3.2米,长18.9米,画面以蓝色、绿色、黄色为主色调。车站的设计是以“云计算”为主题,作品中的“云”代表的是“云计算”,该站紧邻南京工业大学,通过表现“云”的不同概念和呈现方式,展现出人类的梦想,反映人、科技、自然的主题。画面以红黄蓝绿为主色调,通过“云”的不同概念,如云计算、云服务等,表达生态的美好、科技的美妙以及南京这座科技之城。 | ![]() |
浦口万汇城站 | 锦绣前程 | 浦口万汇城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锦绣前程”,站厅中庭空间展示的是南京云锦的织造现场,採用了直径8毫米彩色钢丝绳“还原”云锦织造的现场。和其他站不同,由于採取“镂空”製造,阳光可以透过站房房顶,车站中庭长20米,宽4米,高8米,在这个空间里,以彩色钢丝绳为主材进行组合拉伸,组合成类似于云锦的大型织布机,色彩以云锦色係为主,数千根彩色线条在空中穿梭,与云锦纹样交相呼应,数千跟彩色线条以现代构成的方式在空中穿梭,富有韵律,金属锻造的织机构件造型,气势庞大,表达出人们织造精美艺术品、织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 ![]() |
江心洲站 | 月色夏雨 | 江心洲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月色夏雨”,该站艺术墙以水为基调,以江水、游鱼、荷叶以及体现江南特色的假山等视觉元素,综合表达出江心洲独特的水文地貌与人文景致。在材质与工艺上,採用不鏽钢锻造的方式与抛光镜面的效果,刻画出鱼戏荷叶间、假山掩映水中的独特景象。水滴与带出的一圈圈涟漪,营造出一幅江南烟雨的幻象。墙面以不鏽钢锻造出不规则曲面,在画面上部,还有一群红色的鱼儿,与平静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鱼之“动”与水之“静”。并刻意将红色的鱼儿置于画面上方,感觉要跳出水面似的。站内的装饰独具特色,蓝色波浪式的吊顶,再现了夏天的初雨打破荷塘月色所独具的恬静和幽雅,出现萌动的涟漪和跳跃的鱼群。 | ![]() |
奥体中心站 | 十运之光 | 奥体中心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十运之光”,作品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布局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形成充满动感的广角空间,画面中心第十届全运会会徽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 | ![]() |
元通站 | 璀璨新城 | 元通站10号线车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璀璨新城”,作品借鉴绘画表现技巧,运用简洁清晰的方圆几何形与跳动变化的色彩,表现了河西新城印象,水晶材质营造不同光感下炫目的视觉效果。 | ![]() |
中胜站 | 云彩地锦 | 中胜站文化艺术墙的主题为“云彩地锦”,选用云锦的图案和飞舞的蛟龙,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色彩和华丽富贵的气韵,南京云锦是具有丰富文化和科技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公认为“东方瑰宝”。 | ![]() |
主题车站
绿博园站:环保车站
2016年9月22日上午,江苏省环保联合会、南京捷运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南京捷运“绿博园·环保车站”启用仪式。“绿博园·环保车站”面积近4000平方米,站内打造了绿色长廊区、知识互动区、环保课堂区、环保情景区、活动展示区、主题展示区以及环保24小时等7个环保主题区域。

环保车站有知识互动区的环保知识翻板,可以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环保知识。车站内还有中国首个设在捷运站的环保课堂,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邀请环保专家、环境教育工作者、环保志愿者等来教授环保知识和环境趣闻,进行环保製作等,参加活动可以获得绿色积分,换取环保礼品。
建设规划
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将从安德门站向东延伸至麒麟地区的石杨东路站,二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3.87千米,设站11座,投资97.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至2023年。
价值意义
南京捷运10号线跨长江连线江南主城与江北新区,创建了南京主城内外便捷的交通条件,缩短了江南主城与浦口区的交通通行时间,对于加强城市内外联繫,促进浦口新城发展,形成南京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都市发展区格局,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捷运10号线的开通,将直接影响江北新区的整体布局、功能和地位的发挥,对江北新区的未来发展和南京的城市结构调整都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