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院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系,成立于196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建校之初就拥有的三个专业之一,由我国着名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先生创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院是我国套用气象领域的首创者。随着气象专业在不同领域的套用,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航天航空气象等学科的套用与发展,1989年更名为套用气象学系。1999年以套用气象学係为基础组建环境科学系,大气物理系同时加入。2002年环境科学系一分为三,套用气象学系重新组建。2006年8月成立套用气象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院
- 创办时间:1960年
- 所属地区:南京
- 主要院系:农业气象学系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院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系,成立于196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建校之初就拥有的三个专业之一,由我国着名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先生创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院是我国套用气象领域的首创者。随着气象专业在不同领域的套用,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航天航空气象等学科的套用与发展,1989年更名为套用气象学系。1999年以套用气象学係为基础组建环境科学系,大气物理系同时加入。2002年环境科学系一分为三,套用气象学系重新组建。2006年8月成立套用气象学院。
多年以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套用气象学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优势显着。
专业设定
学院设有套用气象学、套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和生态学四个本科专业。1978年获得套用气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套用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同时获得城市气象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套用气象学与城市气象学都是隶属于一级学科大气科学的二级学科,套用气象学专业特色鲜明,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具有较大影响力。2013年6月,套用气象学院调整师资队伍,依託套用气象、农业气象、城市气象多方面优势,增加了套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专业。着重培养气象服务的综合套用型人才。2014年10月又将生态学专业纳入其中,以加强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繫。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55岁以下专任教师100%博士化。并聘有江苏省“双创人才”、国家“千人计画”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的教师数人。
科学研究
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套用气象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几年来科研到帐经费不断增长,仅2010年度到账经费已达1000万。近年来,教师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申请的专利数量均有显着增长。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世界气象组织MUMM奖,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水平
套用气象学专业在2005年获批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为江苏省优秀品牌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套用气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农业气象学”、“套用气象学方法”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农业气象学》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曾获中国气象局优秀教材二等奖;《气候资源学》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套用气象学专业建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160人,本科生547人。学院成立50多年来,秉承“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3000多名本科生和300多名研究生。其中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陈镜明,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李旭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获得者于强、黄耀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等都是从我院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代表。自2003年以来,我院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100%,高质量就业率平均达到96%以上,研究生升学率稳定在35%左右,每年还向空军部队输送一批气象专业国防生。学院毕业生大多在气象、环境、农业、资源、海洋、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收入稳定,待遇优厚,家庭幸福,社会地位高。
优势特色
应气院是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是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承担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有关国际教育和培训任务。建有中国气象局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套用气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分析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实验室、华东乾旱联合科学试验基地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基地),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独具特色。
系部介绍
套用气象学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具有套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套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本专业主要设有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套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套用等课程。毕业生可在气象、环保、海洋、民航、国防、高校以及相关科研等部门就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理化及生物学基础扎实,在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管理方向有特色优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主要设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大气物理学、农业气象学、气候资源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等主要课程。毕业生可在农业、气象、环保、国土资源、高校以及相关科研等部门就业。
地图信息
地址:盘城镇盘龙路26号盘城镇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