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镇隶属崑山市,位于崑山东南13.5公里处,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2009年,全镇78.5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共9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千灯镇区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万,有2500年历史,是先贤顾炎武的故乡、崑曲的发源地、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曲艺之乡、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城镇。千灯也是崑山南部产业重镇,集聚了电子新材料、高端汽车组件、品牌民生用品、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国家农业示範区、中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火炬计画崑山电路板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5亿元、外贸进出口23亿美元,公共财政收入13.5亿元。
千灯镇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崑曲、延福古剎、少卿寺遗址等。2004年千灯镇评为“首批中国农业旅游示範点“。2007年获“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主要景点有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地、千年古塔-秦峰塔及、顾坚纪念馆。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千灯镇
- 别名:千墩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9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千灯集镇
- 电话区号:0512
- 邮政区码:215300
-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崑山市南15公里
- 面积:78.53平方公里(2009年)
- 人口:12万人(2009年)
- 方言:吴语崑山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秦峰塔、古戏台、顾坚纪念馆、大唐生态园、顾炎武故居
- 火车站:崑山站、崑山南站
- 车牌代码:苏E、苏U
历史沿革
从少卿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千灯镇

春秋战国时,地属娄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地属娄县。
西汉王莽时,娄县一度改称娄治。
东汉建武(25~55年)时,复名娄县。
梁天监六年(507年),娄县改置信义县,地属信义。大同二年(536年),信义县分置崑山县,地属崑山。
宋嘉定十年(1217年)前,地属崑山县㳌川乡、全吴乡,沿至清末。
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茜墩乡,直属崑山县。
民国17年(1928年),茜墩乡核定为二等乡,仍属崑山县。
次年,县下设区,茜墩乡改为茜墩镇,属第四区。
民国27年11月,撤销区制,茜墩镇复为茜墩乡,直属崑山县。
民国30年5月,茜墩乡复为茜墩镇,属县第四区。
民国31年底,茜墩镇改属县第八区。
民国34年9月,茜墩镇复属县第四区。同年12月,第四区改称茜墩区。
民国36年2月,撤茜墩区,茜墩镇属杨湘区。9月,茜墩镇改为茜墩乡。12月,撤杨湘区,茜墩乡为甲等乡,直属崑山县。
民国38年初,县下设督导区,茜墩乡属第五督导区。1949年5月12日,茜墩解放。7月,建立人民政权,设茜墩区,原茜墩乡属茜墩区。
1950年,改划乡镇,建茜墩镇,属茜墩区。
1956年12月前,撤区并乡,分建茜墩镇、茜墩乡,均直属崑山县。
1958年4月,茜墩镇併入茜墩乡。10月,实行政、社合一,茜域乡改建为茜墩人民公社,属崑山县。
1963年5月,析茜墩公社置茜墩镇,为县属镇。
1983年3月,实行镇管村体制,千灯公社併入千灯镇,仍属崑山县。
2003年12月,撤千灯镇、石浦镇建制,合併成立千灯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千灯镇位于长江三角洲沖积平原,崑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面积78.5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古时受黄浦江回潮影响,泥沙逐渐沉积,成土母质为湖相沉积,局部地区兼有江海沉积,地耐力为9~13吨力/平方米。
全境除少卿山一座孤丘在吴淞基準(下同)12.7米外,地势平坦,微呈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高程为2.1~4米,平均高程为3.5米,属昆南半高田地区。
镇东北的萧墅、善浦、汶浦等村,土地平均高程在3.8米,其中高田(在1954年洪水线3.88米以上)有2192亩,占全镇高田的60%左右;低洼土地(指在警戒水位3.2米以下)有3410亩,均集中在镇西南的陶桥、新泾、南金星、斜罗、刁市和七千等村一带,占全镇低洼地的81.6%。
平面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境内河港如网,溇荡棋布,水城面积12597.17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9.68%,属太湖流域,淀泖水系。
河流
千灯镇河流属淀泖水系。解放前原有河浜654条,由于长年失修,已多趋淤塞,旱涝频繁。解放后,从50年代起陆续开挖和疏浚新老河道。到70年代末,先后开挖新河31条,长21.9公里,疏浚老河7条,长14公里,使新老河道相互沟通。
气候
千灯地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特点是:春、秋季短,夏、冬季长。
千灯地区通常从雨水至穀雨之间作为春季,一般从2月19日~4月20日,总计61天左右。这阶段后期属终霜期,平均气温5~20℃,日照逐渐增多。

从穀雨至处暑之间作为夏季,一般从4月21日~8月23日,计126天左右。这阶段属全年高温期,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高气温达36~38℃,日照时间长,颱风雨特多,不时出现雷雨天气。
从处暑至霜降之间作为秋季,一般从8月24日~10月23日,计60天左右。这阶段天气渐渐转凉,天高气爽,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开始下霜,是农村秋收秋种季节。
从霜降至雨水之间作为冬季,一般从10月24日至翌年2月18日,计119天左右。这阶段多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乾燥,日照短,平均气温在3~5℃之间,冰冻日基本上集中在这时期。
人口民族
至1987年底,历年人口几乎全部是汉族,仅有二名侗族。截至2009年,千灯镇人口12万,户籍人口4.71万人。
行政区域
截至2011年,千灯镇下辖:河东街社区、中宅新村社区 、石浦社区 、古镇社区、炎武社区、华强社区、马路桥社区 、庙外台社区、淞南社区、西宿村、南湾村、支浦村、前进村、大潭村、吴桥村、陶桥村 、西横村 、大唐村 、庄巷村 、萧墅村 、善浦村 、石北村 、中节村 、新潭村 、石浦村 、余项村、马巷村 、歇马桥村、陆家桥村、年沙村 、新泾村 、施家泾村 、盛家埭村,共9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综述
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259579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96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0.76%和26.52%。
第一产业
1987年,农业生产总值为0.16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1.4%,农业生产中的排灌、脱粒、饲料和粮食加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国家农业示範区于2000年成立,已引进永丰余、三维园艺、科腾等各类现代农业企业50多家。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26元,同比增长12.3%。
第二产业
2010年,工业产值290.5亿元,同比增长18.3%。2014年1月至10月,千灯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实现246.4亿元和22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04%和61.09%。千灯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高端装备製造、积体电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平板显示、智慧型电网和物联网等。千灯拥有的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产值仅次于崑山开发区和崑山高新区,位列全市第三。
2014年,国都化工实现销售约2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实现进出口额1.27亿美元。此外,千灯中小科技型企业崑山科世茂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康玛尼奥家具(崑山)有限公司、迪克森文具(崑山)有限公司等凭藉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打开了国际市场。2014年,这三家企业的进出口额突破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以上。
第三产业
截至2007年,千灯镇先后投资5000万元,修缮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余氏典当行、李宅千灯馆等一批传统建筑,拆建古镇区种福桥、凝熏桥和恆升桥等古桥,重建延福寺大雄宝殿、南山门、偏殿和僧舍,形成了古镇旅游景区格局。2007年,千灯镇荣获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
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109.67亿元,同比增长22.2%;服务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2.2%。
截至2011年,全镇已形成了古镇旅游、新城商贸、现代物流三大服务业板块。
截至2011年,全镇已形成了古镇旅游、新城商贸、现代物流三大服务业板块。
社会事业
教育
2010年,千灯镇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新建少卿幼稚园和炎武国小并正式开班招生。全镇的教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亭林中学和石浦中学中考成绩优异。
卫生
截至2010年,积极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炎武社区、大唐社区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卫生工作示範社区的验收,镇、村、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文化
2010年,村级文化设施标準化建设顺利推进,22个村通过达标验收。崑山图书馆千灯分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创立举办文化旅游节、民众文化艺术节、阅读节和全民健身月等系列活动。同时,两个现代化影剧院已动工重建。
体育
2010年,农村体育设施“三个一”工程全面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的两个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交通
北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苏虹机场路东西向贯穿全镇,与苏州和上海虹桥机场直接相通。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上海浦东机场95公里。苏沪高速公路在千灯境内有2个互通,建成后,到上海虹桥机场、苏州市中心只需15分钟。与崑山相连的有南北公路、黄浦江路、顺陈路三条主干道。水路方面,吴淞江、尚书浦呈十字形贯穿全镇,吴淞江为5级航道,通航能力300吨,尚书浦为8级航道,通航能力30吨。距离上海港60公里,太仓港50公里,张家港100公里。
旅游景点
概况
古镇全天开放。古镇内小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00,冬季8:00-16:30。重要景点有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地、千年古塔-秦峰塔及、顾坚纪念馆。景区还有三桥邀月、少卿苑、大唐生态园等景点。
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故居——顾氏南宅“贻安堂”,现存五进明清建筑,雕樑画栋。故居原来占地6亩,已扩至60亩,其中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在千灯由大户名宅构成的古建筑群中最值得称道,为千灯诸景之首。
顾坚纪念馆
在纪念馆,可观赏崑曲、江南丝竹、苏州评弹。崑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千墩
崑山南三十里处的高墩为第一千个墩,所以称“千墩”。
秦望山
秦始皇南巡过的胜迹-秦望山上,曾有吴越争霸烽火台。
石板街
明清石板街为“江南一绝”,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绵延长达2公里,“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余氏典当
镇上保留着堪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行。
秦峰塔
秦峰塔塔下有延福禅寺、玉佛殿。玉佛殿中躺着一尊来自缅甸的世界第一大玉卧佛,被载入吉尼斯纪录大全。

文化风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千灯跳板茶不仅从崑山“跳”到了苏州,还从苏州“跳”到了北京。八十年代末,一个根据千灯跳板茶排出的群舞节目《茶盘舞》,获得了苏州市民间舞蹈汇演一等奖。但后来,随着跳板茶中加入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元素越来越多,如加进了伴奏音乐,男性两人舞,变成了女性群舞等,跳板茶逐渐变了样。九十年代中期,千灯跳板茶仅作为当地国小校文艺宣传队的保留节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中国崑剧古琴研究会是中国崑曲古琴界唯一由文化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一级民间社团,成立于1986年,并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崑剧古琴研究会。
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美食
杂粮类 | 千灯肉粽、芝麻糖 |
果蔬类 | 九里香雪菜、腌酱瓜、熏青豆、香妃茄子、圣女番茄、黄芯大白菜、翠冠梨、玻璃生菜、丰香草莓 |
肉类 | 千灯羊肉、螺蛳佳肴 |
饮料类 | 保健姜汁、老米酒 |
糕点类 | 油煎虾花饼、香糍团、年糕、海棠糕、垫榫糕、糍饭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