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先天性喉喘鸣

2021-04-18 12:04:25 百科

先天性喉喘鸣

先天性喉喘鸣是指婴儿出生后发生的吸气性喉鸣,可伴吸气性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出现凹陷。常发生于出生后不久,随着年龄稍大,喉软骨逐渐发育,喉鸣也逐渐消失。多数患儿的全身情况尚好,上呼吸道感染时疾病会加重,应引起重视。

基本介绍

  • 别称:喉软骨发育不全
  •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
  • 多发群体:新生儿
  • 常见病因:喉骨软化
  • 常见症状:婴儿出生后有吸气性喉鸣声,可伴吸气性三凹征

病因

喉骨软化是先天性喉喘鸣的原因,如会厌软骨软弱,吸气时阻塞喉入口,或杓会厌皱襞软弱,吸气时两侧杓会厌皱襞互相靠拢,使喉腔变窄,吸气时气流经过变窄的喉腔产生喉鸣。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有吸气性喉鸣声,可伴吸气性三凹征,无声嘶,咳嗽、吞咽正常,可能伴进食易呛。也可发生于出生后1~2个月,多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

检查

1.喉侧位X线拍片正常.
2.直接喉镜检查时可见会厌软骨长而尖,而两侧向后曲卷,互相接触;或会厌大而软,会厌两侧和杓状会厌襞互相接近;亦有杓状软骨上的鬆弛组织向声门突起而阻塞声门。

诊断

根据出生后吸气性喉鸣声,伴三凹征,无声嘶,吞咽正常,可初步做出诊断。有条件者可行直接喉镜检查,如发现会厌两侧向后捲曲或会厌大而软,或杓会厌皱襞组织鬆弛,用直接喉镜将会挑起会厌,喉鸣声消失,即可确定本病的确诊。纤维喉镜检查也可以通过观察会厌软骨、杓会厌壁的形态、活动来确诊本疾病。

治疗

对症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通常患儿长大至2~3岁时,随着喉部的发育,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对此种患儿平时应注意预防感冒,增加营养。
呼吸困难明显者,可根据不同类型考虑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暂时无条件手术者应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