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龙
赤龙是中国道家名词之一。赤龙搅海是中医舌功。
- 中文名称 赤龙搅海
- 别称 赤龙
- 界 植物界
舌头
有养生之法 名为赤龙搅海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盛赞唾液,谓其为人体的"灵液"、"神水"、"金浆"、"醴泉",可以使人"精气长留,颜容不槁,目明耳灵"。由古即今,唾液享有生命之水的美称。现代科学研究探出其奥秘,原来唾液中有氨基酸粘蛋白、球蛋白,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有近十种维生素,有钾、钠、钙等多种矿物质,还能合成人体极重要的激素,如肾上腺皮质素、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等,含量虽微,但作用很大。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加速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牙齿、眼睛、骨骼、关节的发育。
舌为心之苗,脾经连于舌根、散于舌下,肾经也通舌根,肝经行颊里环绕口唇,喉咙发音更离不开肺气。舌的活动还牵扯到任脉,故曰,舌动,对所有脏腑都有补益作用,是一种极好的内调方式。
何谓"赤龙搅海"
"赤龙"指人体口腔之舌,"海"指人体之口腔,所谓"赤龙搅",就是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体内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赤龙搅海"来历与传说
关于"赤龙搅海",历史上有几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一代枭雄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所谓"玉泉",其实就是唾液。
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记载"晨兴漱玉津"可以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用舌头在口腔内舔磨内侧齿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做9圈。然后,舌头以同一顺序舔磨外侧齿龈9圈。直至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到了清朝年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生方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到了现代,武当山道姑李诚玉1996年时已经108岁,看上去仍面如中年妇女,有记者问其养生之道,她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赤龙搅海"原理 唾液,即口水,呈半透明液体状,是人体之精华,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
《辞海》解释:"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为唾液。"正常**分泌唾液达1-1.5升。
据化验分析:唾液中含有水分、酵素、尿素、维生素B、蛋白质(粘蛋白、球蛋白)、有机物、氨基酸、硫氰酸盐、碱性离子和钠、钾、镁、钙以及淀粉酶、麦芽糖酶、磷酸脂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
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和近10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加速核糖酸蛋白质的合成,并能抑制致癌物质的毒性。所以,经常运动舌体,有利延缓衰老。
明代医家龚居中在《痰火点雪》(又名《红炉点雪》四卷(1630年)),详论肺痨病之证治中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
中医理论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
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日本食品研究所发现,"唾液可以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 ",最为可贵的是,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以上。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唾液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 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 等。
"赤龙搅海"功法
1.舌舔上腭 散步闭目冥心,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唾液频生。当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咽时要汩汩有声,直送丹田。如此便五脏邪火不生,气血流畅,百脉调匀。
2.赤龙搅海 舌在口腔内舔摩内侧齿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划两个36圈;然后,舌以同一顺序舔摩外侧齿龈36圈。此法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3.鼓漱华池 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津液生出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此谓"玉液还丹",即玉液灌溉五脏,润泽肢体。
4.赤龙吐芯 抬头闭口,然后突然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在舌不能再伸长时,再用力把舌缩回口中并闭口。如此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次。待口水增多时,分三次咽下。每日次数不限。此法不但利五脏养颜面,尤其可平滑前颈部皱纹。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谈。
女子月信
女子修行斩赤龙之法
参见 斩赤龙条
斩赤龙
斩赤龙,女丹学术语。在女丹修炼中,「赤龙」是女性经血的一种比喻。从生理上看,女性与男性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於女性有经血。道教清修派认为,如果经血缠绵不断,内丹就无法修炼成功。所以,修炼女丹者的第一关就必须断经血,这就这就叫做「斩赤龙」,因为经血是红色的,故以「赤龙」譬之。
如何斩赤龙 如何「斩赤龙」呢?这就得弄清楚「赤龙」出现的机理和出现的信息。按照传统医学的解释,女子大约在14岁时就来潮,这叫做「天癸」至,到了49岁的时候则「天癸」尽。在天癸未尽的期间,不可妄自运气加以阻挡,否则「杀人」。所以,「斩赤龙」就得抓住一个特别的时机,这就是经未行而信至之候。所谓「信」又叫做「月信」,即经血将来的一种信息:或腰腿疼痛,或头目不安,不思饮食等等。此时即可行功。过两日半,经至则需停炼。再过两日半,以「白绫」试之,其色黄金,即运气以斩之。
如何斩赤龙
如何运气呢?这又得弄清气穴之所在。与男子修炼不同,女性气穴不是在脐下(下丹田),而是在两乳间的中间点以内一寸三分。从道教医学的立场看来,之所以以此为气穴,是因为这是阴血之本源。故「斩赤龙」必须从根上着手。具体的方法是:先闭目养神,使心静息调,然后将心意注入气穴,双手交叉捧乳,分而揉之,先缓后急,先轻后重,或为一百四十四遍,或为三百六十遍均可,随之将气自下丹田处微微吹起二十四口。接着仍以双手轻捧乳房,凝神返照,久而久之,神气充足,真阳旺盛,经水自绝,乳房实而不虚。当斩赤龙的步骤完成之后,其它环节的修炼与男性修炼内丹基本相同。
关于「斩赤龙」的问题,在《女丹合编》一书中有许多具体的论述。这是清修派的修持秘诀,一般外人难以窥探其奥秘。所以,世人绝不可以盲目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