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胜任力建模

2021-03-19 02:39:55 百科
胜任力建模(胜任力建模:人才选拔与考核实例分析)

胜任力建模

胜任力建模:人才选拔与考核实例分析一般指本词条

《胜任力建模》选取四种胜任力建模(层级式、簇型、盒型和锚型)的研究实例,从选题、建模和验证三个环节,结合实例深入讲解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验证过程,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工作者和胜任力测量研究的学者具有参考价值。

基本介绍

  • 书名:胜任力建模
  • 作者:刘泽文
  • ISBN:9787030256980
  • 页数:199
  • 定价:32.00 元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操作手册式的写作方式,非常适合于初步接触胜任力建模方法的学习者。胜任力研究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模型构建的水平上,关于模型验证的研究甚少。胜任力模型对工作绩效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但关于绩效预测的建模方法更为少见。
胜任力建模

作者简介

刘泽文,心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图书目录

第1章 胜任力研究的历史

第1节 胜任力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2节 胜任力概念的界定
第3节 胜任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4节 胜任力研究的学派与方法

第2章 胜任力建模研究

第1节 胜任力建模与绩效
第2节 胜任力建模的理论基础、结构与类型
第3节 胜任力建模与检验的过程
第4节 胜任力建模的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3章 层级式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第1节 层级式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2节 层级式胜任力模型的实施
第3节层级式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实例

第4章 簇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s验证

第1节 簇型胜任力建模的总体设计
第2节 簇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3节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係

第5章 盒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第1节 盒型胜任力词典的编制
第2节 盒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3节 盒型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第6章 锚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套用

第1节 锚型胜任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2节 锚型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3节 锚型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训中的套用

文摘

胜任力研究源于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上出现了某些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和团体。在这些职业团体中,人们从事着相同类型的工作,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共同的事业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相互支持与交流。但他们的职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确切的保证,原因是有一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也在从事与他们相同的工作,这使得公众不能把那些合格的专业工作者与不合格的专业工作者区分开来,导致公众对他们产生错误的观念。长此以往,他们未来的命运、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地位将受到很大的威胁。职业的胜任资格测验由此产生,胜任力(compe-tency)也应运而生,但当时对于胜任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胜任力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几类,一类为国有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一类为合资研究机构(如伯特谘询),第三类为国际研究机构(如SHRM)。相对而言,国有研究机构更具学术性,合资研究机构更务实,而国际研究机构则更着眼未来。
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W.Taylor)认识到优秀工人与一般工人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有差异的,他建议管理者用时间和动作分析的方法,去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採用系统的培训来提高工人这些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绩效。1933年,卡尔·桑德鲁斯(CarrSaunders)和威尔森(Wilson)在他们的文章中对胜任力的内涵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胜任力的内涵可以用当时各种职业主要的和显着的特徵来描述与判断,比如,人们曾将行业特徵描述为各种职业的胜任力。在胜任力测验中,他们把胜任力看成是专业化的智慧型,而不是实际的操作技能,这是胜任力最初的含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