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实验》是由邓玲、屈学民、江键主编,201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用物理学实验教材。该教材既可作为医药类高等学校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制医学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该教材分为三大篇,共30个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的内容。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基本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测量、固定均匀弦振动等;综合性实验包括声速测量、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套用、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等;创新设计实验主要包括医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的基础知识、物理因子对液体力学性质的调控研究、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组装等。
基本介绍
- 书名:医用物理学实验
- 作者:邓玲、屈学民、江键
- ISBN:978-7-04-042039-5
- 类别:医用物理学实验教材
- 页数:200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2月13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220千字
成书过程
《医用物理学实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联合编写。该教材共编写了30个实验,具体分工如下:实验5、实验6、实验10、实验11、实验12、实验16、实验18、实验23、实验26、实验29、实验30由第二军医大学编写;实验2、实验4、实验7、实验9、实验14、实验17、实验21、实验22、实验24、实验25由第三军医大学编写;实验1、实验3、实验8、实验13、实验15、实验19、实验20、实验27、实验28由第四军医大学编写。该教材由陈仕国和蒋洪统稿,邓玲定稿。
2015年2月13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医用物理学实验》分为三大篇,共30个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的内容。
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基本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测量、固定均匀弦振动、液体表面张力係数测量、液体黏度的测量、万用电錶的使用、人耳听阈的测量、用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用补偿法测电动势、分光计的调节;
综合性实验包括声速测量、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套用、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应变式电阻感测器灵敏度的研究及套用、温度感测器温度特性检测及套用、分光计的套用、眼镜的光学原理研究、显微摄影技术、G-M管特性研究及放射强度测量、核磁共振实验、X射线成像原理及套用、B型超音波成像原理及套用、模拟CT实验;
创新设计实验主要包括医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的基础知识、物理因子对液体力学性质的调控研究、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组装、CD-R光碟轨道密度的测定、人体电特性研究、医用感测器套用研究、固体介电常量的测量、生物驻极体製备与生物效应研究。
教材目录
前言 |
第一篇 基础性实验 实验1基本测量 实验2材料杨氏模量的测量 实验3固定均匀弦振动 实验4液体表面张力係数测量 实验5液体黏度的测量 实验6万用电錶的使用 实验7人耳听阈的测量 实验8用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 实验9用补偿法测电动势 实验10分光计的调节 |
第二篇 综合性实验 实验11声速测量 实验12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套用 实验13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实验14应变式电阻感测器灵敏度的研究及套用 实验15温度感测器温度特性检测及套用 实验16分光计的套用 实验17眼镜的光学原理研究 实验18显微摄影技术 实验19G-M管特性研究及放射强度测量 实验20核磁共振实验 实验21X射线成像原理及套用 实验22B型超音波成像原理及套用 实验23模拟CT实验 |
第三篇 创新设计实验 医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的基础知识 实验24物理因子对液体力学性质的调控研究 实验25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组装 实验26CD-R光碟轨道密度的测定 实验27人体电特性研究 实验28医用感测器套用研究 实验29固体介电常量的测量 实验30生物驻极体製备与生物效应研究 |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着作权 |
教学资源
- 配套教材
《医用物理学实验》配套有——《医用物理学学习指导》。
刊名 | ISBN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医用物理学学习指导》 | 978-7-04-039240-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4年2月28日 | 屈学民、邓玲、江键 |
教材特色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该教材在每一个实验开篇针对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预习自测题供学生和老师检验预习效果。该教材发挥优秀学生的示範作用,选编优秀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摘要。
2、突出先进性、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育理念
该教材在内容选取中,将物理理论和技术融入医学套用中,首次将生物材料、生物电特性、物理因子的生物效应等选为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只写出部分可供选择的题目,给学生个性化学习保留了足够的空间。一些实验中设计了选做内容,在书后给出了参考文献。
3、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该教材将实验内容编写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以培养学生严谨而科学的实验技能为主要目标。综合性实验难度有所增加,要求有所提高,通常提出了拓展套用要求,力求在实验课内,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课内所用的主要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检测某个新的物理量或研究新的物理规律。教材中的设计性实验只写出参考性题目和必要的提示,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
作者简介
邓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的研究。
屈学民:1959年11月生,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数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与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低温等离子医学套用技术、智慧型诊疗仪器设计。
江键:男,1961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驻极体材料、功能材料和生物驻极体材料的电荷储存、输运及其动力学规律以及驻极体在医药学中的套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