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

2019-10-22 04:03:13 百科
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

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

《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柳永茂。

基本介绍

  • 书名: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
  • 作者:柳永茂
  • ISBN:7111229916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平装:196页
  • 条形码:9787111229919
  • 尺寸:22.6x17.8x1.8cm
  • 重量:481g

作者简介

柳永茂,辽宁营口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任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东北製药总厂副厂长、瀋阳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东北製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日合资瀋阳卫才製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诺和诺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内容简介

《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作者有着15年国有大型企业领导经历和15年跨国企业管理经验,以一位亲历者的姿态,用“管理札记”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见证了诺维信公司(诺维信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製剂的製造商,是生物创新的全球生物技术的领军者,它进入中国时,正值中国由计画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的发展与壮大。他立足本土,以国际化的视野为您揭秘诺维信这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经历,使我们对国有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异、跨国企业本土化、本土企业国际化有着更深刻地认识。
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管理书籍,但大多出自专家、学者、研究者之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但也有不少的分析与推论与企业实际隔膜很深。所以,人们对管理实践者的着述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因为管理者每时每刻都要面对众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企业自身、市场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变化,来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吐故纳新,实践者眼中的管理,如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但管理实践者着书立说也实在有些言易而行难,首先,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其次,“身在庐山”,很难跳出企业看管理;再有,缺乏总结、挖掘、提升的具体路径。如何深入总结广大管理者的实践?这也是智囊传媒一直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智囊管理研究院”的建立以及智囊传媒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手打造“智囊丛书”,其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企业一线的管理者挖掘、归纳、总结、提升他们宝贵的管理实践,汇聚众多管理者的困惑、经验、方法。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自序
前言 跨国公司到底能让我们学到什幺——我有一种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的冲动
第一章 双方的抉择——在瀋阳,我与诺和诺德结下了不解之缘。诺和诺德选择了中国,而我也选择了诺和诺德。
第二章 跨国公司的布局——一个举世瞩目项目的诞生,诺和诺德(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落户天津开发区,中国进入了人(基因工程)胰岛素时代
第三章 战略性选址——我们离繁华越来越远,离白菜地越来越近。
第四章 安森州KnudAunstrup是位学者型领导——诺和诺德(中国)的奠基人安森州(KnudAunstrup),我们都叫他“老先生”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品牌——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家
第六章 跨国公司的中国製造——跨国公司的高技术加上中国工厂的低成本,就等于面向全球的中国製造
第七章 跨国公司的研发与智慧财产权——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第八章 跨国公司的工会主席——我当上了工会主席
第九章 跨国公司与主管部门的关係——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与中国各级主管部门打交道
第十章 跨国公司与行业协会——这是一个不能迴避的问题
第十一章 跨国公司的新战略——公司的分立与燃料乙醇的一把火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诺维信通过公司责任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最值得大书的一笔
第十三章 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我的角色——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调整内部权力结构只是时间问题,有些公司已经这幺做了
让管理用实践说话
后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