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

2020-12-24 20:22:53 百科
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

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

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教北路135号,建于中华民国22年(1933年),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该教堂可以容纳3500人同时主日聚会,培灵会、圣诞节人数时会有4000到5000人参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
  • 地点:浙江省舟山市
  • 时间:中华民国22年(1933年)
  • 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 荣誉:和谐寺观教堂、首届宗教慈善奖

地理位置

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
舟山市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座落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教北路135号。
东连鹤岭泉公园,南临世界着名渔港沈家门渔港,北依岭陀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静。

历史沿革

沈家门缪家塘路建造真神堂沈家门缪家塘路建造真神堂
清光绪年(1875-1908年),基督教传入舟山市普陀区,时有传教士在沈家门宫下路借用信徒陈小玉家作基督教聚会场所,有信徒十余人。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由信徒许恩竹、俞财运发起,在沈家门缪家塘路购地2.8亩建造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时有浙东基督教浸礼会吴志新牧师、吴蒙恩传道等来教堂讲道。
沈家门泗湾路重建真神堂沈家门泗湾路重建真神堂
1951年,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的浙江省绍兴籍田信耡牧师,受浙江上海基督教浸礼会(浙泸浸礼会)委派,来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担任牧师并任舟山市基督教协会会长,负责舟山市基督教协会教务工作,组织信徒走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道路,教会活动摆脱了外籍传教士的控制。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革”期间,教堂被拆除,信徒无宗教活动场所,大多数信徒转入家庭聚会。1957年,田信耡牧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教堂聚会活动受限制,信徒仍有增加,信徒的家庭聚会一直末断。1960年,有信徒2212人,其中解放后信基督教的1145人;常参加教会聚会活动的1259人,不常参加的751人,不参加的202人,信徒有所增加。
1985年11月,在田信耡牧师任沈家门真神堂堂务委员会会主任的负责下,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沈家门泗湾路111弄7号批地8亩,重建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时任舟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沈家门真神堂堂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基本牧师负责建堂工作,教堂能容纳500余人聚会。

建筑特色

由于教堂嵌在居民住宅楼之间,给居民生活和教务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居民反映强烈,在许金祥牧师任沈家门真神堂堂务委员会主任的2002年11月,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沈家门教场村购地约十五亩,异地新建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由本堂李大展弟兄、张福宝弟兄、许根良弟兄负责建堂工作,并于2004年12月6日开工建设,2005年12月竣工建成,2005年12月18日迁至新堂聚会。
新教堂为古堡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5亩,教堂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造价492万元(人民币)。教堂由钟楼和礼拜堂两大部分组成:
1、钟楼高32米,三面装置巨型大钟;每天整点报时巨型大钟,每天定时播放讚美歌声,歌声响遍沈家门。
2、礼拜堂主体建筑长57米,宽33米;礼拜堂内分三层,装饰精美,宽敞明亮,可容纳信徒3500余人聚会。

落成典礼

新教堂于2007年5月15日举行新堂落成典礼暨感恩培灵聚会。来自上海市、福建省及浙江各地的信徒5000余人欢聚一堂,共沐主恩典,同享真平安。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宁波市基督教两会、舟山市基督教两会及舟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普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领导也亲临真神堂表示祝贺。

历史意义

沈家门基督教真神堂是普陀区基督教中心堂,舟山市普陀区基督教两会办公驻地。
沈家门真神堂堂务委员会成员在神的带领下,带领本堂全体信徒坚持爱国爱教道路,履行三自原则,信徒人数逐年增加,教务工作有序展开,教会管理日趋完善。
沈家门真神堂多次被舟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授予“和谐寺观教堂”、“首届宗教慈善奖”等奖匾,多年被普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 等匾牌。
“敬畏真神得智慧,依靠基督得平安”。只要我们能切实彼此相爱,能坚持纯真信仰,能坚持爱国爱教,能坚持与时俱进,能坚持科学管理,我们深信“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哈该书2:9)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