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提升氯硷企业生产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角度,阐述了氯化氢的生产技术与操作要点,着重讨论了氯化氢生产流程、工艺控制、主要设备、操作要求、安全要求,对安全事故案例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书可作为氯硷企业提升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企业生产管理及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用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氯化氢生产与操作
- 类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178595
- 作者:颜才南 胡志宏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225页
- 开本:32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至今仍在氯硷厂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职工职业技术培训是其工作之一,本书既是培训教材,又是技术总结,也是操作要领
作者简介
颜才南,中盐株化集团公司,副厂长、高级工程师,长期担任中盐株化集团公司聚氯乙烯厂技术厂长,历任聚氯乙烯装置5万吨、10万吨、20万吨、40万吨项目技术改造建设方技术负责人,是《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一书主要编写人。
图书目录
1氯气处理1
1.1概述1
1.1.1氯气的物化性质1
1.1.2氯气的用途7
1.1.3氯气纯度的测定方法7
1.1.4氯气内含氢量的测定方法8
1.1.5氯气中含水量的测定方法11
1.1.6三氯化氮含量的测定方法12
1.2氯气处理工艺14
1.2.1氯处理的任务与一般方法16
1.2.2氯气的冷却18
1.2.3氯气的乾燥18
1.2.4氯气的净化21
1.2.5氯气的压缩24
1.2.6事故氯处理29
2氢气处理40
2.1概述40
2.1.1氢气的物化性质40
2.1.2製取氢气的一般方法42
2.1.3氢气的用途42
2.1.4氢气纯度的测定43
2.1.5氢气中氧含量的测定44
2.2氢气处理工艺46
2.2.1氢气处理工艺流程说明46
2.2.2氢气处理工艺流程简图46
2.2.3氢气处理过程中主要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47
2.3氢气处理的主要设备48
2.3.1氢气洗涤塔48
2.3.2氢压机49
2.4氢气系统的放空要求51
2.5氢气输送及处理装置的其他安全要求52
3液氯54
3.1概述54
3.1.1液氯生产的目的54
3.2液氯的生产流程54
3.2.1氯气的液化56
3.2.2液氯输送方式60
3.2.3液氯的充装62
3.2.4液氯钢瓶整修68
3.2.5尾氯的处理68
3.3液氯生产的主要设备71
3.3.1列管式液化器71
3.3.2方箱式液化器72
3.3.3螺桿式氯气液化装置73
3.3.4液氯钢瓶83
3.3.5液氯泵91
3.3.6氯气处理离心风机94
3.3.7液氯计量槽94
3.4液氯生产的物料及能量衡算94
3.4.1液氯生产的物料衡算94
3.4.2液氯生产的能量衡算96
3.5液氯系统其他安全操作要点97
3.6液氯系统常见事故及预防100
3.6.1液化尾气含氢量超过3.5%100
3.6.2液化尾气温度明显下降,尾气管严重结霜101
3.6.3气化器及包装用计量槽压力超标101
3.6.4液氯钢瓶包装过量101
3.6.5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过高102
3.6.6返厂空瓶无余压或氯气纯度低102
4氯化氢104
4.1概述104
4.1.1氯化氢的物化性质104
4.1.2氯化氢纯度、含氧量和含氯量的测定方法105
4.1.3氯化氢中的游离氯107
4.2氯化氢生产工艺110
4.2.1合成法生产氯化氢110
4.2.2盐酸脱吸法生产氯化氢115
4.2.3盐酸深度解析120
4.2.4氯化钙提浓工艺流程122
4.2.5高纯度氯化氢的生产工艺124
4.3精製盐酸的生产124
4.3.1精製盐酸的标準124
4.3.2精製盐酸的生产过程125
4.4氯化氢生产的物料衡算126
4.4.1计算依据126
4.4.2合成炉的物料衡算126
4.4.3氯化氢冷却器的物料衡算129
4.4.4氯化氢吸收系统的物料衡算131
4.5氯化氢合成炉副产蒸汽基本原理133
4.5.1基本原理133
4.5.2结构特点136
4.5.3自动控制系统137
4.5.4氯化氢副产蒸汽合成炉生产工艺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採取的措施138
4.6事故氯化氢处理装置141
5氯化氢生产的主要设备142
5.1氯化氢合成炉142
5.1.1钢製合成炉设备结构142
5.1.2三合一炉设备结构142
5.1.3二合一炉的设备结构145
5.1.4石墨合成炉的结构147
5.2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结构147
5.3膜式吸收塔的设备结构150
6氯化氢合成系统开车、停车操作152
6.1氯化氢合成系统开车前的準备工作152
6.2氯化氢合成炉的点火开车操作152
6.3氯化氢合成系统的正常和紧急停车操作153
6.4氯化氢合成炉火焰不正常的处理154
6.5氯化氢合成系统操作不正常的处理155
6.6氯化氢合成的全自动控制156
6.6.1氯化氢合成传统的控制方式及其不足之处157
6.6.2氯化氢合成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157
6.6.3氯气、氢气自动配比原理159
6.6.4氯化氢合成辅助控制系统159
6.6.5氯化氢合成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停车操作160
6.6.6氯化氢合成自控优点162
7氯化氢生产的相关知识163
7.1气体的扩散係数163
7.2稀盐酸溶液与气相之间的平衡关係163
7.3氯化氢的吸收係数164
7.4材料的膨胀係数166
7.5氯化氢生产装置的材质选择169
7.6氯化氢的绝热吸收170
7.7波美度的概念171
7.8爆鸣气的概念172
7.9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石墨冷却管设定长度与生产能力的关係173
7.10不同温度下的氯化氢合成反应热的计算175
7.11纳氏泵工作原理与注意事项176
8氯化氢生产中的安全环保技术178
8.1氯化氢生产中的有毒有害物质178
8.1.1氯气178
8.1.2氯化氢和盐酸178
8.1.3硫酸178
8.1.4三氯化氮178
8.2氯化氢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技术183
8.3氯与氯化氢的工业卫生184
8.3.1氯与氯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急救方法184
8.3.2氢气的危险特性185
8.3.3三氯化氮富积的原因及处理186
8.4强酸强硷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0
8.4.1强酸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0
8.4.2强硷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2
8.5生产过程涉及的有害物质分析194
8.5.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95
8.5.2其他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196
8.5.3工艺设计中应採用的措施197
8.5.4工人操作上应採取的安全措施200
9盐酸和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事故案例分析201
附录氯化氢和盐酸的常用物化数据220
参考文献225
1.1概述1
1.1.1氯气的物化性质1
1.1.2氯气的用途7
1.1.3氯气纯度的测定方法7
1.1.4氯气内含氢量的测定方法8
1.1.5氯气中含水量的测定方法11
1.1.6三氯化氮含量的测定方法12
1.2氯气处理工艺14
1.2.1氯处理的任务与一般方法16
1.2.2氯气的冷却18
1.2.3氯气的乾燥18
1.2.4氯气的净化21
1.2.5氯气的压缩24
1.2.6事故氯处理29
2氢气处理40
2.1概述40
2.1.1氢气的物化性质40
2.1.2製取氢气的一般方法42
2.1.3氢气的用途42
2.1.4氢气纯度的测定43
2.1.5氢气中氧含量的测定44
2.2氢气处理工艺46
2.2.1氢气处理工艺流程说明46
2.2.2氢气处理工艺流程简图46
2.2.3氢气处理过程中主要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47
2.3氢气处理的主要设备48
2.3.1氢气洗涤塔48
2.3.2氢压机49
2.4氢气系统的放空要求51
2.5氢气输送及处理装置的其他安全要求52
3液氯54
3.1概述54
3.1.1液氯生产的目的54
3.2液氯的生产流程54
3.2.1氯气的液化56
3.2.2液氯输送方式60
3.2.3液氯的充装62
3.2.4液氯钢瓶整修68
3.2.5尾氯的处理68
3.3液氯生产的主要设备71
3.3.1列管式液化器71
3.3.2方箱式液化器72
3.3.3螺桿式氯气液化装置73
3.3.4液氯钢瓶83
3.3.5液氯泵91
3.3.6氯气处理离心风机94
3.3.7液氯计量槽94
3.4液氯生产的物料及能量衡算94
3.4.1液氯生产的物料衡算94
3.4.2液氯生产的能量衡算96
3.5液氯系统其他安全操作要点97
3.6液氯系统常见事故及预防100
3.6.1液化尾气含氢量超过3.5%100
3.6.2液化尾气温度明显下降,尾气管严重结霜101
3.6.3气化器及包装用计量槽压力超标101
3.6.4液氯钢瓶包装过量101
3.6.5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过高102
3.6.6返厂空瓶无余压或氯气纯度低102
4氯化氢104
4.1概述104
4.1.1氯化氢的物化性质104
4.1.2氯化氢纯度、含氧量和含氯量的测定方法105
4.1.3氯化氢中的游离氯107
4.2氯化氢生产工艺110
4.2.1合成法生产氯化氢110
4.2.2盐酸脱吸法生产氯化氢115
4.2.3盐酸深度解析120
4.2.4氯化钙提浓工艺流程122
4.2.5高纯度氯化氢的生产工艺124
4.3精製盐酸的生产124
4.3.1精製盐酸的标準124
4.3.2精製盐酸的生产过程125
4.4氯化氢生产的物料衡算126
4.4.1计算依据126
4.4.2合成炉的物料衡算126
4.4.3氯化氢冷却器的物料衡算129
4.4.4氯化氢吸收系统的物料衡算131
4.5氯化氢合成炉副产蒸汽基本原理133
4.5.1基本原理133
4.5.2结构特点136
4.5.3自动控制系统137
4.5.4氯化氢副产蒸汽合成炉生产工艺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採取的措施138
4.6事故氯化氢处理装置141
5氯化氢生产的主要设备142
5.1氯化氢合成炉142
5.1.1钢製合成炉设备结构142
5.1.2三合一炉设备结构142
5.1.3二合一炉的设备结构145
5.1.4石墨合成炉的结构147
5.2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结构147
5.3膜式吸收塔的设备结构150
6氯化氢合成系统开车、停车操作152
6.1氯化氢合成系统开车前的準备工作152
6.2氯化氢合成炉的点火开车操作152
6.3氯化氢合成系统的正常和紧急停车操作153
6.4氯化氢合成炉火焰不正常的处理154
6.5氯化氢合成系统操作不正常的处理155
6.6氯化氢合成的全自动控制156
6.6.1氯化氢合成传统的控制方式及其不足之处157
6.6.2氯化氢合成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157
6.6.3氯气、氢气自动配比原理159
6.6.4氯化氢合成辅助控制系统159
6.6.5氯化氢合成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停车操作160
6.6.6氯化氢合成自控优点162
7氯化氢生产的相关知识163
7.1气体的扩散係数163
7.2稀盐酸溶液与气相之间的平衡关係163
7.3氯化氢的吸收係数164
7.4材料的膨胀係数166
7.5氯化氢生产装置的材质选择169
7.6氯化氢的绝热吸收170
7.7波美度的概念171
7.8爆鸣气的概念172
7.9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石墨冷却管设定长度与生产能力的关係173
7.10不同温度下的氯化氢合成反应热的计算175
7.11纳氏泵工作原理与注意事项176
8氯化氢生产中的安全环保技术178
8.1氯化氢生产中的有毒有害物质178
8.1.1氯气178
8.1.2氯化氢和盐酸178
8.1.3硫酸178
8.1.4三氯化氮178
8.2氯化氢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技术183
8.3氯与氯化氢的工业卫生184
8.3.1氯与氯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急救方法184
8.3.2氢气的危险特性185
8.3.3三氯化氮富积的原因及处理186
8.4强酸强硷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0
8.4.1强酸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0
8.4.2强硷类中毒、创伤的现场抢救192
8.5生产过程涉及的有害物质分析194
8.5.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95
8.5.2其他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196
8.5.3工艺设计中应採用的措施197
8.5.4工人操作上应採取的安全措施200
9盐酸和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事故案例分析201
附录氯化氢和盐酸的常用物化数据220
参考文献225
序言
氯硷工业是基本化学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新技术、新工艺的採用,使我国氯硷生产技术同国外生产水平基本没有差距。这也对从事氯硷生产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技能是氯硷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也为高职高专套用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12年我国烧硷年产量达2698万吨,现已成为世界烧硷第一生产大国。氯硷工业的生产技术始终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改善环境这一永恆的主题在不断进步。各氯硷企业不断进行循环经济消耗链的研究与探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技术、环境和效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书内容较为丰富,是作者多年生产实际经验的总结,基本反映了我国烧硷工业中氯化氢生产现有的技术状况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全书按照氯化氢生产的前后工序进行编写,连贯性强。着重讨论了氯化氢生产流程、工艺控制、主要设备、操作要求、安全要求,对安全事故案例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本书可作为氯硷企业提升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企业生产管理及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用书。
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本书一定存在许多不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7
2012年我国烧硷年产量达2698万吨,现已成为世界烧硷第一生产大国。氯硷工业的生产技术始终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改善环境这一永恆的主题在不断进步。各氯硷企业不断进行循环经济消耗链的研究与探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技术、环境和效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书内容较为丰富,是作者多年生产实际经验的总结,基本反映了我国烧硷工业中氯化氢生产现有的技术状况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全书按照氯化氢生产的前后工序进行编写,连贯性强。着重讨论了氯化氢生产流程、工艺控制、主要设备、操作要求、安全要求,对安全事故案例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本书可作为氯硷企业提升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企业生产管理及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用书。
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本书一定存在许多不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