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7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700字
罪犯到底该以何种形式来忏悔弥补自己的过错?社会以判刑的方式将罪犯与社会隔离,让犯错的人聚集在一起,剥夺他们的社会性,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共同背负犯罪所以带来的后果…但是监狱真的会是一个忏悔的地方吗?会是一个改造的地方吗?或是一个滋生新罪恶的地方?
杀人了是否该一命换一命?即使杀人犯被判了死刑,被害人遗族的痛苦也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减轻,毕竟逝去的人永远无法回来了,死刑对于遗族也许只是心灵上的一种慰藉吧,至少他们为了被害人极力要求判处犯人死刑,是对被害人的一种……也是对自己失去所爱的人所承担的痛苦以这种方式让犯人来承受…之前看了另两本关于社会对罪犯家属的看法及行为和被害人家属在被害人遇害后的心理路程以及所采取的“过激行为”,感觉虚无的十字架里的
“死刑是无力的”确实是一种现实。
死刑对于罪犯来说是最重的惩罚,但又是谁赋予了被害人的家属、检察官、法官以权利来剥夺罪犯的生命,也许正是鉴于这一种法官才会在罪犯有悔改行为的基础上尽量不判处死刑。
死刑对于被害人的家属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于他们来说死刑是对逝者的一种祭奠仪式吗?毕竟无法感同身受,也无法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但我赞同花惠的话,史也背负的十字架并不虚无,是极其沉重,他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他是罪犯同时也是遗族,杀害了一条生命,却拯救其他千千万万的生命,这样算是赎罪吗?至少对于史也来说,他是以忏悔的心在真诚赎罪。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对罪犯的改造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来弥补自己的错误?所以史也的行为算是到达了法律对罪犯所想要到达的目的吗?
(第一篇不愿自习不知为何自愿写下的读后感,文字浅陋毫无逻辑[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