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三体(全集)》读后感_1600字

2019-09-15 05:21:50 读后感

《三体(全集)》读后感1600字

一个多月前,刚开始阅读第一部地球往事的时候,我几度放弃了。每一次都是看到大史找到汪淼,到军事基地处和常伟思将军等人开会。我觉得好无聊,感觉离现实好远,什么科学边界,地球三体组织,表示看不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又想起更早些时候,三体这本书其实我已经早在半年前就购买了电子书的全本,读到汪淼开会处就停止了,原因开头让我提不起兴趣。

但是看到三体这么火,我想它总是有它独特的魅力,于是我非常好奇,它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书,我一头进入了三体小说世界。直到现在,我阅读完三体之后,我发现,我错的离谱,以一本书的开头来判断一本书,这应该是我以后要吸取的教训。


最近三个多星期,我可谓是争分夺念地阅读三体,甚至昨晚读到了半夜三点。微信读书上面显示我读了 72 个小时,我读书本来是比较慢,加上我很喜欢记下一些想法或者感受,同时看看其他书友的评论意见,和他们看书的观点和疑问。微信读书的书友交流的氛围挺好的,而且这样的形式也很容易继续阅读下去,因为有人一起阅读交流。三体三部总共是 87 万字左右,这大概是我阅读最长的一部小说了,或许它将培养一种阅读的习惯。


我想谈谈我读完三体后的感受。三体是一本硬科幻小说,这从物理名词或者理论常识贯穿小说可见一斑。三体是一部恢宏大作,它涉及天文、地理、物理等等学科,知识面还是很广的,这跟大刘出身理工科,喜欢广泛阅读有关。三体是一部值得多次反复阅读的大作,里面很多细节对于对物理不熟悉的读者来说比较难理解,读起来晦涩难懂,但对于这些概念,书友都给出了比较容易理解的解释,多读几遍基本还是能了解的。我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感觉很肤浅,甚至有些根本理解不了。但我不是要从物理学读懂这部小说,所以对于不能理解的,也就不深究了。

三体不是要把物理学拿出来吓跑大家,而是大刘要用技术理论的解释让大家相信小说里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硬科幻可是讲究逻辑、理性地合理想象。大刘确实做到了,而且很成功,脑洞很大,很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


作者强大的科幻创造力让我们从无数个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从微观粒子,个人生活,组织和国家,星际文明,再到大宇宙,一步一步娓娓道来,真的直呼过瘾。一个质子里面就是一个宇宙,或许我们的宇宙就是别的宇宙的一个质子。我们读三体,不在于读懂艰涩的物理理论,而是整体把握小说里对于宇宙的思考。不要傲慢,不要傲慢,不要傲慢。弱小和无知不是招来毁灭的原因,傲慢才是。原文或许不是这么说的,但我想意思也差不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既感自己的无知渺小,理性地看待世界,切不可自大。


小说里还有很多经典句子,我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在黑暗森林法则面前,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似乎是个死循环,不是你是就是我亡。但作者说了,它并不没有暗射对应于我们的现实中。还有维德说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当然了,这只是小说里经典的句子,需要在那种环境下去理解领会。还有罗辑那段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解释,十分精彩……

小说里的人物特征非常鲜明,压抑沉重的叶文洁,玩世不恭的罗辑,坚定难懂的章北海,豪迈坚毅的大史,坚不可摧的维德,圣母背锅的程心,痴心绝对的云天明,可爱率真的AA, 智勇双全的关一帆……虽然书里的感情描写,不是那么出色,甚至有点虐心,人物的内心活动似乎有点少见。但人物已然惟妙惟肖,再加上这是一本大气上档次的硬科幻著作,它早就无比成功,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希望再一次阅读完三体,期待有不一样的感受。


虽然三体得了雨果奖,世界科幻大奖。但作者刘慈欣说科幻在中国的市场还是太小了,作家排行版都排不上名,他不觉得三天是中国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只有科幻作家吃饱了,市场打开了,有大量读者的认可,科幻才会成为文学的主流。但毫无疑问,三体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的成功科幻小说,我们期待刘慈欣——大刘,期待中国科幻的美好未来早一点到来。

  •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_读后感_600字
  • 《三体2:黑暗森林》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1:地球往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3:死神永生》_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3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