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_700字
《白鹿原》读后感700字
看完之后又看了很多《白鹿原》的书评,对于整本书所描述的历史,反应的现实,揭露的人性有了更宏观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时代的更替,写了老百姓的挣扎、封建过度到文明之间的剧烈冲突,但是看书评让我过于追求深层次理解书的内容,冲淡了读故事听故事给我带来的心理震撼,所以我不太习惯看完书评再看书,就像不喜欢看电影之前搜一搜影评,我只要知道大家评价他好就行了。
我记得之前电视剧《白鹿原》播出的时间里,热搜或者搜索引擎里经常出现田小娥,我知道是书里面的人物具体什么形象不清楚,但是一直觉得电视剧会避重就轻地“尊重”原著,就想着有耐性先把书找来读一读。果然在个个小人物都性格鲜明的描述里,田小娥占了很多笔墨,在各类书评里,田小娥出镜也非常高,但是我不同情她,也不讨厌她,我与书中的白嘉轩一样,只觉得她离经叛道,欲求太高,害人害己,大概是我太喜欢白嘉轩了。
白孝文被陷害声名狼藉他姑父朱先生送他两字:慎独,他父亲白嘉轩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想起第一次从春哥那里听到慎独,想起他说让我们一定要读一读《白鹿原》,想起他也在书中讲述着他们王家大院的族谱家规,想起他总喜欢在讲完《论语》某一段之后跟我们透露其实孔子是个吃货,更觉得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贴近了。他与朱先生惺惺相惜,亲如手足,作者也在借他们之身展示自己的人格与抱负吧。
朱先生在白鹿原德高望重,说话也很有分量,所以他能轻易断纷争,禁罂粟,国共内乱时,他不依附于任何权力, 但再也无能力化解,看着白鹿原成为鏊子,便尽一人力量编县志、弃笔从戎,只想为家乡做点实事。
据说,真正的生活远比小说描述得更残酷,那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是活在蜜罐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