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400字

2019-08-23 17:30:00 读后感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400字

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末期,很多巨大的历史事件都一笔带过,诸如林彪坠机、唐山大地震,可以说,历史感很是浓厚。那个历史的时代仍旧遍布着阴霾,诸如性观点的落后、人人之间的相互的猜忌、责难与背叛、毫无真情,对于小说中人物们的悲剧,源头便是在这个时代。我看的时候,是很心惊肉跳的,因为对于意识形态的描写,就像是惦着脚尖走在雷阵之中。但严歌苓在处理这些时,使用的却是一种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方式,将一切背叛都写成笑谈,将批判写成了狂欢。它似有若无地存在,但又总不让你抓到她的把柄。

小说中的刘锋,本是一个雷锋式的、人格毫无瑕疵的人物,但是,只因为他向林丁丁表白,在情迷意乱中不小心毛手毛脚了一下,就成了整个部队的头号公敌,双方成了“人民内部矛盾”。林丁丁拒绝刘锋是刘锋灵魂的一次死亡,但是,整个部队批判刘锋就成了刘锋灵魂的灰飞烟灭。青春时期的热恋,本是我们人性当中最为正常的部分,但在那个年代,却成了一种丑恶。小说里写道,人们可以慷慨地给予刘锋各种各样的奖章、奖牌,可以将他当成活菩萨一样供奉起来,却一点儿真情都不给他,不允许在他身上出现七情六欲。这是整个时代对于一个男人的人性阉割。

至于何小曼,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何小曼的父亲因为是个右派,被老婆嫌弃,因而“自绝于人民”。母亲带着何小曼嫁到了一个老干部家里,因而也就成了一个“拖油瓶”。小曼在整个家庭里都是多余的,小说里有一个句子:“少了小曼,这个家庭就完满了”,仿佛小曼是这个家庭的阑尾,亟待割掉一般。为了逃避,小曼来到了文工团,却因为晒了一个动了手脚的乳罩,被集体歧视了。古人都比那些人更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在他们的眼中,爱美是另一种罪恶,这何尝不是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女人的人性阉割呢。

在一次排练中,男兵们不肯与何小曼共舞,只有刘锋肯接纳小曼。小曼的灵魂早已伤痕累累,所以对于刘锋一次无意的相助,她的爱意萌发得自然而然。那时,刘锋还没有遭到众人的唾弃,那还要等到他的灵魂再受伤以后,他才会注意到这个女孩,可他的爱早已经消耗殆尽,无法再给另一个受伤的灵魂了。

《芳华》采取的是与《灰舞鞋》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灰舞鞋》的视角是“我们”,小穗子成了第三人称。这里的“我们”,是对小穗子“情书事件”曝光以后对她冷漠与排挤的芸芸众生,“我们”是感受不到小穗子孤立无援的痛苦的,因为“我们”就是实施绝情的刽子手。而《芳华》的视角则是小穗子,是经历了众人讨伐的小穗子,是看透了人情世故的小穗子,所以对于刘锋与何小曼,她自然是有同理心的。因为刘锋与何小曼经历过的,小穗子都经历过。

小说的后半部分,跨度飞跃了四十年。四十年,什么仇恨都稀释了,郝淑雯(高爱渝)坦诚了她对我的背叛,对刘锋的冷漠更是无比愧疚。看来,人终究是人。四十年间,刘锋被下放到伐木团,又上了越南的战场,丢了一条手臂,就只能回到山东当梆子剧团看大门的。改革开放,他也随波逐流到了南方去淘金,但终究不是这块料,还和一个不良女孩来往。后来,他又来到北京,在侄子的公司里打工。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何小曼一直都伴随在刘锋的身边。读到末尾,我的眼睛湿润了。不是说这份爱有多么伟大,而是说,这份爱有多么执着。这份执着,在人人之间仍旧淡漠的时代,在刘锋的侄子参加刘锋葬礼都会迟到的时代,是多么的珍贵啊。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