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_1000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000字
了解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悲惨遭遇的人,一定都会对她的这本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充满了好奇。小说主人公房思琪12岁时被邻居国文老师李国华强暴,并且保持多年不伦的性关系,直到房思琪18岁精神失常。房思琪从小热爱文学,狡黠的诱奸少女惯犯李国华从中看到了有机可乘的“希望”。他最擅长伪装成一个博学且亲切的老师,成功骗取不明是非的孩子的崇拜和愚蠢的家长的敬重,让他们对他趋之若鹜。他步步为营,“用心”争取来给房思琪作免费家教老师的机会,随后把魔爪伸向房思琪。
李国华之所以对房思琪下手是因为他笃定房思琪那么骄傲,依她的教养是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她在这段畸恋中沉沦,一步步陷入深渊无法自拔。她逃脱不了李国华的魔爪,因而只能逼迫自己爱上他,因为她认为,爱能让她的痛苦减轻。房思琪宁愿自己心里扭曲变态成一个斯德哥尔摩症患者,强迫自己爱上这个毁了她的老师,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包括如双胞胎一般亲近的朋友,包括邻居中她最尊敬的亦师亦友的姐姐,包括生养她的父母。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极度痛苦的。尤其是一想到这么一个蕙质兰心、冰清玉洁、文采斐然的女孩子被这样的禽兽践踏,心中的疼痛更是难以言说。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远大于文学意义,按文学性来说,这部作品难以称之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过,读的过程中可以知道作者实际上阅读范围很广,思想很有深度,文学修养极高。作品优点明显:主题非常深刻,剖析了受害者心理,描写很克制内敛,语言细腻,比喻新颖;只是缺点也明显:某些语句不通顺,有点作者自说自话的感觉。比喻的滥用造成词藻堆砌,反而引起阅读的不适,情节安排、叙述逻辑有些混乱,铺垫也不算成功,人称叙述角度不断变化有时会让读者疑惑,阅读体验其实不算很好。角色塑造方面个人认为伊纹比思琪成功。当然,这部作品很特殊,警醒了很多人,也让许多曾受侵害的人感同身受,如果用这些原因来评分,以上缺陷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些人想用这些原因来抵消作品的缺陷也实在太不理智。
痛苦是沉默的,沉默之下,有十倍冰冷的话语支撑。然而我们对他人之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林奕含借房思琪之口,说“文学辜负了她们”。但辜负她们的并不是文学,文学是另一种形式的世界,文学其实描绘了“世界的背面”,但她们太过于沉溺文学的表面。林奕含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去,而还有多少个林奕含还在深渊中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