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三体(全集)》读后感_2400字

2019-08-21 05:08:05 读后感

《三体(全集)》读后感2400字

可以被称为“伟大”的作品

上一次一连多日捧着放不下来的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几乎是一个七八天的长假,一口气看完了一整套。而这一次,则是连续大约三个礼拜,除了上班睡觉,便是对着这个三部曲。如果说三叔的《盗墓笔记》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小说,那么这次大刘的《三体》大概是可以被称之为伟大的作品了。

对于一个科幻作品来说,情节自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真正值得惊叹的,必然是情节之上的世界体系、世界观的架构。如果说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带来的是之后情节的可能性,那么对于大刘来说,他所架构的便不仅仅是一个单一世界的体系,而是在思维中将整个宇宙都构建在其中。

如果说,在这之前,有什么作品是与之相当体量的,那大约只有米高梅的“星际系列”了。

这一次,大刘却只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那样的宏大,那样的漫长。实在令人出了震撼之外,不知还能有什么其他的评论。

关于黑暗森林理论中缺失的“公理”

虽然,黑暗森林理论,有些太过于残酷,不过似乎暂时难以证伪,即使从逻辑上来推论,也没有毛病。文明的生存,文明的扩张,这两个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事实。加之猜疑链的不断往复,和科技大爆炸的可能性,构成的这个法则。相当精妙,大约也是霍金警告人类不要企图与外星文明接触的原因。

这一切看起来都无可挑剔,不过在这部作品之外,似乎我们忽略了这两条公理之外的其他信息。

文明的好奇与探索,这一点不管在人类还是更“低等”的动物界也都时刻存在,如果可以也许这一条也可作为另一条没有被体现在书中的公理;还有,文明的共存,同类之间,虽然因为种族和语言等等,冲突不断,但最终是可以共存的,而动物的文明中,也始终存在着共生、寄生,或者互不干涉的共存。如果这两条也能算作文明的“公理”,那么也许这个宇宙不至于黑暗到如此密不透风。

此外,如果作为生物而存在的动物不会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所有的思考都与食物、领地、安全相关,那么作为有灵的人类,自然会存在各种形而上的思索。科学,尤其是各种基础科学,不正是来源于这样的形而上的思索么?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也可以推论,那些拥有更高科技的外星文明,必然也有着与我们同样,甚至更加“高深”的灵体存在?正所谓我们所说的“厚德载物”。

不论是否真的有“厚德”,是不是至少可以说明,外星的高等文明必是“有灵”的生命。那么,对于有灵生命而言,除了文明的生存,和基础的扩张之外,那么被理解和建立“灵之联系”大约是除了简单生存之后不可或缺的一点。即使是人类,对于自己的宠物,也希望它们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情。当然,这一点建立在两者的差距不那么大的情况下,比如基本人类不会去希望一个小虫子,或者细菌、微生物来了解自己的感受。

而这一点,是否为这个森林再多添一些色彩和温度呢?

当然,这也可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类文明的某一部分偏执的自我欺骗。

关于维度的猜想

在书中多次涉及多维度的问题,从二维到四维乃至更高维度。

不过这大约是我觉得最“不可能”的地方了。不是对于多维宇宙的否认,而是不可知,谁都不知道多出来的维度是什么。就好像我们能知道一维世界,只有前和后;二维是平面的长和宽,三维多了高度,也就是立体,如果算上时间这个维度,这便是我们所生存的宇宙了。然而更高的维度,多出来的那一个个维度分别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在现在,只可能是一种猜想。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因为谁都没有去过,或者更斩钉截铁地说,谁都不可能去。

依旧是拿现有的世界举例,在三维的宇宙中,似乎不存在非三维的东西。即使数字存储的代码,因为所有的代码至少是要存储在芯片上,而不管最终我们能将芯片压缩到多小,即使是一个原子,一个原子核,一个光子,再怎么微观,一样有着它的半径,也就有着它在空间中的体积。

其实要说的是书中的“智子”监视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维度的增加带来的是更广阔的维度,更多的可能,那么理论上来说,任何从低纬度进入高纬度的智慧,都将直接抛弃原有维度的一切。就好像存在于一张画中的士兵,无论其如何忠心,当他从二维状态来到三维世界,再回看原有的那张画,那么他至多只是一笑了之,在如何激烈的战争,也都只是一张平面的画作而已。大约这也是放下“执着”的方式。原有的道德,世界观都不存在了。所以,将一个监测者压缩为高纬度的质子,估计结果就是即使真的能够做到,那么这个质子也得跑了。而且还有个问题是,三体人得知道那些多出来的维度是什么。

说实在的,也许多出来的那一个个维度,是这个世界上的文明根本无法理解的东西。

至于是否有什么方式能够窥探更高的维度,或者以之作为武器,将敌人通过降低维度而消灭,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我看来,不论是维度的提升,亦或者维度的降低,对于这个三维世界中的人来说,其实都是“杀死”,因为被提升或者降低维度的人,必然将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关于三心二意和傲慢的人类

其实是人性,这是这本书除了宏大的宇宙观和恣意的想象力之外,所展现出来的对于人性的洞察。

从文革时代,红卫兵小将对于叶父的迫害,和后来的平反;到之后对于叶文洁、面壁计划中的几个面壁者,到之后执剑人的几次决定。

每每我们对做决定的那个人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和不切实际的苛责。于是这些人一时间成了人类的大英雄,受世界的仰慕甚至叩拜;而过不了多久,又成了另一些人,甚至同一批人眼中文明的罪人,甚至是历史上最为罪大恶极的人,没有之一。

如潮的人云亦云,三心二意中,这是极端的自卑,同时也是极端的傲慢。

这是幻象的世界,也是真实的现状。

如果说大刘在这部作品中,所提到的最符合现世的一个预言,大概是人类若面临毁灭,绝不是因为科技的落后,而必定是因为人类的傲慢。

2017.11.19

王择成

  •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_读后感_600字
  • 《三体2:黑暗森林》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1:地球往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3:死神永生》_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三体(全集)》_精选读后感_3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