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7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可以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追风筝的人。
本书中阿米尔是主角,也是被作者塑造的最饱满丰富的角色,童年缺少被关爱形成懦弱自私的的畸形心理,青少年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生活引发了自己对过往的深度思考;成熟后渐入佳境的婚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他的人格;步入而立之年后的救赎之路则完全解开了那把一直存在的心灵枷锁。阿米尔这样的角色是如此贴近我们大部分读者的生活,他的生活经历是让我们每个人真实可感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要面对自己所犯下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都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伤痛,敢于直面,敢于改正,敢于不惜一切的完成自我救赎,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解脱,才能以健全的人格面对后续的人生之路。
也许有很多读者同情哈桑,这是正常的,说明我们对于人性的美都是持共同态度的:追求和赞美!然而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只是个理想化故事化的人物,是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或者说是稀有的。他一辈子都陷在卑微贫苦的生活漩涡里,但作者有意为他塑造出坚韧纯洁的高尚人格品质,以此来凸显阿米尔的性格缺陷。让读者更切身感受到两者间的差异对他们各自人生之路的影响。
最后,是大的时代背景,作者选择了阿富汗动荡波折的三十年,当然没有人会否认大环境对小人物的深刻影响,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然而,这种影响绝不是唯一的和决定性的,对于阿米尔,我有信心,就算是在一个和平的阿富汗,他依旧会随着成长,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只是那将会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们真正要从本书中收获的,应该是多重的,成长和自我解脱,而非单一的同情和赞美
如何将每个有灵魂的故事引向自己值得每个读者深思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