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_800字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800字
真实与虚幻
清晨六点,突然就醒了,再也睡不着,起床看书。
八点,读完了这本书,我退出了微信读书。躺在床上,听到外面的喧嚣,空气开始热闹起来,真实的感觉逼近了,和书中的生活一样,真实又虚幻的感觉来临。
如果用两个词语评价此书,我选择用真实和虚幻。
真实的平凡人的生活,虚幻的死亡世界,虚幻的死无葬身之地。真实与虚幻的交界处,是一些模糊的人性。平凡人的酸甜苦辣,在世间不公的迷雾中搅拌,有人迷路,有人离散,有人重逢。
现世中,出生是起点。权贵之人,贫穷之人,美貌之人,丑陋之人,每个人一出生似乎就有了筹码。有人双手空空,面目丑陋,出生仓促,这一生走得步履蹒跚,死时孤苦无依,唯有自己悼念自己。有人出生权贵,身世显赫,觉得人生公平而多彩,于豪华的棺材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寿衣的,有寿衣的,都还是来到了终点,也是永生的起点。即使是死亡世界的起点,竟然还是充满了资本筹码的斗争,死无葬身之地与安息之地的斗争。
死无葬身之地,是平凡人的归宿,却也是真正脱离了苦难,变得人人平等的地方。大概因为死无葬身之地,人人没有钱财,没有虚妄的攀比,皮囊的拖累。一身白骨,反而活得更加轻松。文中并未直接写到安息之地如何,仅借几个死无葬身之地的死者之口来道出安息之地是有阶级贵贱之分的,或许安息之地,只是如同现世一样罢了,只能带来永生的苦难。
书里的平凡人有太多的苦难,权贵的描写有些脸谱,替社会扮演着苦难的施压者。但作者并未残酷地将悲惨摆在人的面前,而是每个苦难背后都有隐秘的甜蜜。王尔德说:“人生意味着苦难,苦难隐藏在万物背后。”但我也觉得,苦难背后,也隐藏着一些甜且神秘的东西,那或许是人性中真正且纯粹的善,爱和坚强。这也是作者对人性抱有的善意和乐观吧。
王尔德的书里引用过这样一首诗:
“从未在悲伤中咀嚼过面包
从未在午夜时分
哭泣着等待黎明的人
是不了解你的。”
我想这首诗,适合每个在人世中负重前行的人。
听,外面的鸟叫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