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800字

2019-09-15 08:33:47 读后感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引发探讨刑法与法律的意义的书,案件都非常普通不需要太多的推理,案件背后的动机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主要看点。自从看了《人类简史》和《乌合之众》后,对于法律的严谨公正以及人的客观判断不报太大希望,而看了每个案件引起的激烈争论,觉得我们离法治社会确实还很远��——中原的女儿被还在保释期的杀人犯杀害,评论中多是支持杀人偿命的;在井口与史也悄悄地杀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孩时,大多评论却认为他们不需要自首,因为他们犯罪的时候未成年且二十年来他们心怀内疚生活凄惨就算是自我惩罚了。
法律是理性的人是感性的,法律是黑纸白字的条款,“虚无的十字架”就是有关人心人性是法律无法覆盖那部分。本书有三把不同的十字架,1⃣️杀害中原女儿的罪犯蛭川头上的那把,形同虚设。蛭川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残忍,杀老年夫妇没判死刑,假释期杀害小女孩也没手软,被判死刑没有上诉不是认罪而是嫌麻烦;2⃣️井口和史也头上的那把,自我惩罚。虽然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但无法逃脱自我内心惩罚,一辈子也没过去这个坎儿。3⃣️中原夫妇头上的那把,把女儿的被害归咎为自己的失职,沉溺于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自拔。
前一把是社会和受害者一厢情愿悬在罪犯头上的,相比之下后两把才真正的血淋淋刀刀见骨。
刑罚到底能不能起到教化罪犯警示社会的作用?死刑到底合理不合理?取消死刑是不是代表更加进步文明?每个人心里有不一样的尺。法律从来不是为某个个体服务的,而制定法律和执法的人也不可能是绝对理性客观,所以只能期待小概率事件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说一个东叔对细节的描写——专业人士山部律师就中原前妻被杀一案征询非专业人士中原对此案量刑的看法,中原立刻信手拈来对应的法律和刑法条例——女儿被杀案已经过去十一年了,中原离了婚换了工作,却依然对刑法了如指掌。虽然他再没有了悲伤的表情,但其实从未从悲痛中走出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