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8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800字
黄仁宇先生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富有传奇,抗战时期随军在印度越南作参谋,后又退伍从文辗转去到美国经历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的窘境,后至文革时期,许多好友知己在那期间死去。他关心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关心人的出路,便带着探寻人生之意义的观念来研学历史。这是写作的背景,方便我们理解这本书的“大历史观”。
这是一本介于专著和通俗之间的历史写作,这奠定了它成为一本风靡几十年的流行读物的基础。黄仁宇先生是在更大的英语环境进行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亦用英语写作,本书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读的多数中文的历史书——它观点明确,充满细节。这也使它在中国史学界充满争议,不过作为一本普通读者,我们大不可理会这些争议。
英文版的书名《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作者关于那段历史的观点。全书主要围绕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等几个人物以分章小传的形式描绘了1587年前后那个上下否隔,中外睽携的大明朝。你能看到在那个以儒家经典治国,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和平民百姓都被束缚在一个无形的大网中痛苦挣扎。在这种束缚下,你几乎都看不到一个有自由思想的人存在,作者使用许多细节刨析在迂腐国家中人的分裂。
于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这些被道德律挤压而苦闷的主要人物,而是两个作为异类却尚存人性和自由灵魂的人,就是郑贵妃和正德皇帝,全书中你唯能在他们身上看到有血肉的人的印象。正德皇帝是万历曾祖父的堂兄,他在看透文官系统(国家道德律核心)对自己的掣肘而无法有所作为时并没有像万历一样消沉地闭于深宫之中。他像个叛逆的少年放飞自我,反正这个国家有你们这些满口圣贤的君子我什么都做不了,还不如痛痛快快地玩耍。他自封“威武大将军”,整日骑马射箭不理朝政治。这样一个国家,皇帝被束缚尚且能利用特权进行逃避,但是那在书中连一个具体形象的都没有的亿万百姓又能做什么呢?他们仅能在历史的起伏中接受一个又一个翻陈出新中的道德律的压迫,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