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8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800字
纸质书有个荐言:“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自在。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事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由此,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
我觉得这两段话特别能揭示本书的中心,吴摩西在与巧玲她妈商榷社火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日子太实了,让人受不了,还是社火虚点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被实的东西弄得晕头转向,每天为生存耗尽所有的精力,中国人很看重实用的东西,一般像艺术、历史、社会学等等这些虚的东西很难得到提倡,因为你学的是看不见的技能,难以一时用具体的事物来衡量,反倒对那些医生、护士、教师这类有具体发展倾向的职业情有独钟,当然现在被西方文明冲击后,中国人也没那么实了。
我曾经包括现在,也非常喜欢谈话,只是觉得能聊得来的人实在太难找了,现在的需求欲也没有那么强烈,那种聊天的体验真的非常刺激,能够非常接近地抵达内心,时不时冒出一些自己潜意识里习以为常但实却不自知的观点,那时候你会发现,噢,原来我是这样子的啊。只不过后来慢慢觉得一时能聊不代表以后能聊,换了时空,也难以找到同样的感受体验,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天时地利人和”,接受自己是孤独的,也许会少了许多寻求的苦恼,但也少了难得的交流乐趣,知己难求,很多人开始把精神交流寄托在物身上,更强大的,是寄托在自己身上,这便成了我们的平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