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读后感_1500字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1500字
20170309(Thu)
好书就像一杯甘洌的清泉让人回味无穷,又像一杯香醇的酒让人为之陶醉,在我看来《解忧杂货铺》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如饥似渴般两天内看完;回味无穷在于它的人物关系与时间的穿插,看似无厘头杂乱无章其实很吸引人,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某个黑暗面操控着故事情节的推动。杂货店仿佛阿拉丁神灯,而店主则像慈祥的圣诞老人,尽可能的帮助所有有烦恼的人。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有三大主题:1.感恩;2.男人之间的约定;3.隐私;首先是感恩,故事的主人公雄治在失去老伴后为了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以及帮助别人特意开了一家“解忧”杂货铺,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也不在乎别人的恶作剧,只要有人来咨询不管什么问题他都会一心一意的去想办法给回信,而在最后我们得知他年轻时候和钟爱的人(皆月晓子)虽然因为家庭缘故没有在一起,可是晓子最后创办了一所名叫“丸光园”的孤儿院,用来帮助社会上遇到困难的孩子,后来也是丸光园的孩子从雄治的杂货店里得到建议并最终有相对完美的人生。就好像晓子像一个慈祥的奶奶抚养那些孩子长大,然后雄治像一个睿智的爷爷给予人生建议。看似巧合的背后实际上都处于“感恩”这一出发点,也正是因为这样回报社会,才在不经意间拯救了三个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对于第二点“男人之间的约定”,这个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鱼店继承人答应去追梦;第二次是雕刻家小时候对自己父亲的信任;第三次则是杂货店店主曾孙答应发布杂货店复活的公告;不得不说日本在这方面略胜中国,也可能是特例也可能是我学识不够,我觉得中华名族在经过很长时间的中央集权统治制度下在很多家庭里也存在“你是我儿子,你就必须听我的”这种观念,而对于父与子像两个男人平等般做一件事这种实在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雕刻家当时还没上高中,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但是我还是觉得在这方面上大一统的中华名族还需要向大和族学习;第三是“隐私”,这一点从雕刻家小时候向雄治咨询是否和父母逃跑以及坚持“不看咨询人”不给别人看咨询信中可以看出来,也许很多人对这种陌生人的烦恼来信不足挂齿,觉得让别人看就看了反正又不知道是谁,可是雄治却坚持“保护隐私”不给任何人看信的内容,也许对于有些恶作剧可能会张贴出来供大家娱乐,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咨询烦恼的就一定会保护。我想这也是很多陌生人无保留的信任杂货店的原因吧。如若有心我觉得这是作者在强调隐私的重要性,隐私就像信任,尊重别人的隐私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体现。
这些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想,对于繁杂但不失精彩的人物关系线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Excel表格(我是这么用的),最后复制我在网上查到的人物事件关系线来帮助各位读者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摘自: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7362523/)
东野圭吾,不愧是大师。
最后附录自己觉得好的句子:
1.只有第一个去尝鲜,才有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2.无论现在多么不开心,你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3.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当将会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态发生时,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没有,说明其实关系早已破裂。所以那四个人谁也没有挽救披头士乐队,就像看客一般,眼睁睁看着船只沉没。
4.从来不含糊其词,也从不照顾别人的情绪,总是一针见血地抛出意见。这种态度固然让人觉得不够圆融,但同时也给人以诚实的感觉。
5.紧随时代的潮流对商界人士是何等重要。有时候,甚至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6.从事经营咨询可以赚钱。但只有半桶水是不行的。如果只是分析经营不佳的原因,那谁都做得来。只有想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切实取得成效,才能长久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