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8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一个富家少爷,一个忠心仆人。是从小的玩伴,还是横亘着无法跨越的鸿沟的主仆?不过一念之间……假如生命可以重新来过,你会选择放风筝,还是追风筝?
一通来自遥远国度的电话,将阿米尔的思绪拉回1975年的寒冷冬日——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深埋在童年的记忆被轻轻唤醒。
逃避还是弥补?
“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轻声说道。
回忆总是不经意间剔除灰色的过往,自动保存纯真的美好:那棵刻着“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的石榴树;雪落枝头的温馨冬夜;一起看过的电影,他为他读过的书……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曾经温暖了阿米尔的整个童年。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却断送了过去12年的感情。
爸爸曾经提醒阿米尔:“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可这般情感终究抵不住心里的魔鬼。阿米尔的自私、软弱亲手斩断了和哈桑的所有联系。仿佛童年的美好回忆只是停留在脑海的一场梦,被那条寒冷巷子吞噬殆尽。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再回首,往事如梦,哈桑的笑容只能停格在一张模糊的宝丽莱照片上。不再逃避,不再懦弱,阿米尔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将饱经战乱的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带回美国,给他全新的生活,没有硝烟,没有死亡,冲洗曾经的肮脏,为索拉博重建美好的童年。
然而一切并非如想象般顺利,饱受欺凌的索拉博终于在一次次希望破灭中选择自杀。滴答着血水的浴缸,充满消毒水气味的手术室,阿米尔的世界天旋地转。被救醒的索拉博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即使后来成功去往美国,他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
时光荏苒,2002年3月某个阴雨天,在弗里蒙特伊丽莎白湖公园上空几只风筝高高飞翔,索拉博的嘴角微微翘起,虽然只是一瞬,却让阿米尔为之动容。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