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读后感_1800字
《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一共阅读了17小时14分钟,应该算是比较长的了。之前对于改编成电视剧的小说一概置之不理,在一次偶然的情况看看见书友的书评,发现这十二个时辰很精彩,才有了一睹为快的想法。从开篇起,我就停不下了,故事的情节处处吸引着我,全书处处是铺垫,没有一处是白写的,就是两个词,刺激!
在写张小敬寻找线索的同时靖安司的紧张工作,节奏是在真的紧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想尽自己的努力为长安的百姓做点儿事,却处处受限,讽刺的是身为官员们不仅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或者对于一个“死囚”普通人的嗤之以鼻,甚至于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处处想要借这普通人之命来填坑了事……嗯结局是真的让我蛮意外的,不剧透,等着你们自己发现哟。
看完本书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学识,每一处小小细节描写,在后面肯定会有用,在紧张的氛围下不忘塑造点可爱又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看了书,发现涨知识了,各种的生僻字及历史文物和典故,引经据典的能力十分强,可见看的书是书绝对不少。
书中的人物塑造很丰满,张小敬,面对种种猜疑,困难重重,还是没有放弃长安百姓的生命,甚至于可以背叛以前一起奋斗的战友,狠,真的狠,就像他说的:
“杀一人,救百人,你到底杀不杀?”张小敬追问了一句。
姚汝能有点狼狈地反驳道:“你又该如何选择?”他觉得这真是个狡猾的说辞。
“杀。”张小敬说得毫不犹豫,可旋即又换了个口气,“这是一件应该做的事,但这是一件错事。应该做,所以我做了,即使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但错的终究是错的。”
他每一次都在为自己的选择而坚持到底—真的是所谓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李泌,如果说小敬找线索全凭的是经验,李泌全凭的是大脑的判断,这么一个完美的大脑,我也想有一个哈哈哈哈。敬安司的每一个都有独到之处,主要是李泌能够慧眼识人,根据能力而不是经历来判断一个人,正如
“张小敬,我知道你对朝廷怀有怨气。但今日之事,无关天子颜面,也不是为了我李泌的仕途,是为了阖城百姓的安危!听明白了吗?是为了百姓,你若一走了之,于心何安!我不关心你怎么想,但你必须得把这事办成!这是几十万条人命!是人命!”
檀棋,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家奴,很聪明的一个女孩子,多次在细节暗示李泌。为了大唐的百姓,在知道太子李亨解决不了“登徒子”的问题,居然会想向当朝天子说明情况,想想同样情况下,我应该没有这样的勇气。
姚汝能,从刚开始对小敬的不屑到慢慢的接纳小敬,然后开始崇拜,甚至于为了帮助小敬,在靖安司来了替补后,自愿到望楼工作,希望能帮助到小敬,给他争取更多的机会,最感动的就是抓内奸的时候,哪怕自己受伤严重了,依然紧紧抓着内奸的手不放…一个可爱的新手,在小敬带领的,慢慢的成长,从刚开始的嫉恶如仇到慢慢适应长安城的生活,如果没有那些儿事,估计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官吏。
岑参,估计提到他,大家想到的都是那长长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吧,看是在书中,可不是哦。是个绝对搞笑的客串,颠覆了我们对他的认知。刚开始破坏了小敬的计划,在关键时刻居然能救小敬,整一个逗比形象,好喜欢他的。
伊斯,有一对透明的双眼,会跑酷,有担当,是景寺的执事,因为调皮把小敬关进了告解室,耽误了事,为了景寺能够正名,主动跟着张小敬,确实也帮了张小敬,最后关键时候救了小敬。他是一个很可爱的波斯王子,一心为了传道,最后可能没有结局也依旧做该做的事。
伊斯却道:“我教讲究祷以恒切,盼以喜乐,苦以坚忍,必有所得。”
龙波,由于自己的姐姐被县爷整死,开始报复国家,一步步把计划变得完美,一点点的把计划变成实际的道具,这么一个心灵扭曲的人,也是有心软的时候,面对张大头,完全信任,甚至于为了小敬,可以用掉掌控鱼肠的一枚铜钱,最后却被张大头弄死了。说实在这部作品中,我真的佩服龙波!
书摘分享
- 殿角的铜漏,水滴仍在从容不迫地滴下。无论世事如何急迫,它从来都不曾改变。
-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 一个男人,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若他本无离意,我又怎能左右他的双腿?
- 当一个人拥有太多时,他将再也无法看淡生死。
-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变数大意味着风险,风险意味着机遇。
- 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