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1400字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1400字
没看完时,感觉有千言万语要感慨。等到真正看完这一刻,却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但是看了80多个小时,历时一个月,还是来说说吧。
大明兴衰二百七十多年,由一个吃不饱饭的农民建立,又由一群没饭吃的百姓终结。朝代更迭非一人之力可挽狂澜,也非一人之过而毁于一旦。注定有兴必有衰,是个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错功过与否,在后人看来也仅仅是一段历史,假如怎样就会怎样或不会怎样的事不会发生,或名留千秋或遗臭万古,但总会有那么一点触动人心,即使微不足道平头百姓,足矣。
80多个小时读完下来,很多人很多事甚至很多皇帝都记不住了,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情节,那么一两个不那么耳熟能详的人物却记忆深刻,大概是我只是小人物,一个触动小人物之心的人不一定非是伟人也不一定非是圣人,但大概应该是我自身难以达到却能够认识到的一种精神,不是不能达到而是缺乏去达到的勇气。
一个农民为了不饿死先去当了和尚然后因为老乡一封信被逼上造反的道路,然后凭借着天生的军事天赋加爆棚的运气一路过关斩将建立大明王朝。
因为爹受宠又是长子,再加上爷爷比较长寿,爹比爷爷先死了,爷爷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叔叔不太服气,先装孙子装了几年。又被一个和尚鼓动,再加上不太想装孙子,所幸造了侄子的反。
等到自己俩儿子争的死去活来时,觉得孙子是好孙子,便传位给好孙子的爹。然后叔叔又不干了,想造反,没成。
然后就到了哥哥当皇上被抓,弟弟被恐吓赶鸭子上架当皇上,等到绑匪被忽悠没讹到钱把哥哥送回来时,弟弟又觉得当皇帝挺好,于是哥哥弟弟的,加几个太监,哥哥又把皇位抢了回来。
然后哥哥生个儿子喜欢大自己19的宫女,老宫女还比较坏,自己没孩子也不让别人生,还好另一个宫女偷摸生了一个,长大后成了一个好人的好皇帝。
好人皇帝只娶了一个老婆,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个独生子女还比较有个性,喜欢放飞自我,还比较喜欢当将军。然后被个太监撺掇,差点死了。最后还是死了,才31,因为平时爱玩,没有儿子。
没儿子继位,大臣们一商量把他爹的弟弟的儿子拉来凑数,但是这位凑数的皇帝却挺执着,让他认爹不认,最终胜利。然后这位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本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一番,却在后来只抱着一副看戏的姿态看着大臣们斗来斗去,自己去练药,最后大臣们也研究透了他的套路,被反套路了。
然后套路皇帝吃药中毒死了,他儿子没什么印象了,略。
他孙子印象深刻,在位时间最长,所以乱七八糟事也多,偏心眼,不上朝,反正万历十五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具体还有一个叫黄仁宇的写了一本书,万历十五年。
等到他儿子终于把他靠死了,他儿子也就过了一个月就死了。这个一月皇帝挺命运多舛的。
多舛皇帝生了一个木匠儿子,然后出了一个太监的大神级人物,不太忠贤的魏忠贤。木匠由于忙着干木匠活,儿子都被人害死了,所以他弟弟继位了。
这位木匠的弟弟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上台后,很是能忍,也很有一番作为,也涌现出明末一批猛人牛人,怎奈红尘嚣嚣,明气数已尽,最终自缢而亡。
还有很多名字闪过,徐达,常遇春,蓝玉,刘伯温,胡惟庸,姚广孝,方孝孺,铁铉,解缙,郑和,于谦,王守仁,戚继光,海瑞,杨廷和,严嵩,夏言,徐阶,严世蕃,张居正,李成梁,李如松,伯颜帖木儿,王安,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杨嗣昌,卢象昇,洪承畴,汪直,徐海,毛文龙,张献忠,李自成,努尔哈赤,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