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800字

2019-08-27 08:24:46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800字

看到最后,提心吊胆的心终于轻松,小说也算是以一种美好的结局收尾,余华也并没有那么残忍。处处心酸地跟着作者走到最后,我竟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处处都有人性的温情。
许三观的每一次卖血都使这个渺小而又不平凡的人物的塑造更加立体:
第一次卖血,他是一个懵懂的少年,带着好奇。
第二次卖血:为了替非亲生儿子一乐赔钱,这是他的善良;
第三次卖血:为了给林芬芳买肉骨头……是为了报答;
第四次卖血,为了让孩子们吃上一顿面条,这是父爱;
第五次卖血,因为一乐病了,他不愿儿子受苦。
第六次卖血:替二乐行贿,使孩子不再在乡下受难
第七(林浦)八(百里)九(松林)十(黄店)十一次(长宁):都是为了救一乐的命,这几次卖血买的不在是单纯的血,而是拿命在拼。在他的认知下,一乐不是他的孩子,然而他这一生中大部分卖血都是为了一乐,父爱不只有血缘的,一乐对他真心,一二十年的养育他也在潜意识早把一乐当成亲生儿子,这便是冲破一切的人间真情。
这篇小说在描写时非常有画面感,多处细节的轻描淡写都让人感动:
比如虽然许三观和许玉兰平时少不了争吵,但当许玉兰被批为妓女时,三观不仅定时给她送饭,还偷偷把肉藏在米下面,并告诉她连孩子都不知道。这是老夫老妻甜蜜的恩爱。
再如:许三观生日时他用嘴给家人炒的菜,我想肯定会有不少读者跟着主人公咽起了口水。看到这里真是感到许三观是一个好父亲。
生是痛苦的白天,许三观身为一个丈夫,一位父亲,他用自己的血撑起了一个家,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因为他,这个家才有了苦难的幸福……
作为余华的早期作品,在对于性的描写上,还不是特别张扬,如三观和林芬芳的云雨之交,作者一笔带过,还有意地将情节跳跃,比着后期如《兄弟》在此类描写时低调了很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