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400字

2019-10-20 18:08:35 读后感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400字

#2017阅读计划-18#《人民的名义》周梅森(著)
电视剧播得正火热,由是不想等待,便看了小说,因为剧情性很强所以适合一次性读完,这几天差不多用了九个小时读完的。作者曾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优秀编剧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人民的名义》等多部。
小说中的领导谈话让我想起一句:谈笑风生间激流暗涌,一来一往中绵里藏针。说话真是一门艺术,情商也真的是一个要紧事儿,十分佩服作者的构思行文,毕竟看书时列下了一长串大大小小的人物,并且关系错综复杂。其实也不是很喜欢一些读者看完就开喷中国官场处处赵立春式人物,好像从政就没清廉之人了,我相信像陈岩石这样的老公仆还是有的、像侯亮平这样的有勇有谋的先进也不是少数。无尽的戾气、无用的抱怨、无限的盲从都是没什么好处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当小老百姓时洁身自好,在有能力时真正为民,及时拉一把坠向黑暗深渊的同志。人啊,总要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总是在倒霉时闪现人性。自省和信仰真的很重要吧。
读完觉得“正义”与“邪恶”的斗智斗勇好像显得过于简单了些,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没那么容易吧。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那么人民到底代表了谁?小说写了30万字,但据说电视剧剧本写了60万字,所以也许看剧时更能体会介绍所说的气势如虹的反腐斗争局面,而且看了电视剧的演员都是些老戏骨,感觉应该不错。其实感受最深的是小说里的每一个“恶人”,都还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比如高育良对高小凤、祁同伟和高小凤、祁同伟对侯亮平、赵立春对赵瑞龙,只不过因为贪念让他们走偏了路,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
结合一个网友的书评来分析,书中对政治强人的设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侯亮平为代表的天选之子,拥有天然的正义属性和主角光环;第二类人是以祁同伟为代表的草根当权者,他们从政之路颇为坎坷,上进也虚荣,患得患失;第三类人就是以李达康为代表的政治强人,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切,十分强势,颇具争议。
从结局来看,草根当权派是没什么好结果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是他们逃不掉的牢笼。草根企业家会破产,最后只求牢狱庇护生命安全,人人都会唾弃这样的无赖。国家部委官员小官巨贪,理由居然是一句“穷怕了”,宁愿放着纸币做墙头,也不愿多给母亲一点生活费。生而为穷人,还想谋一方权力,是他们的原罪。人穷志不穷,有傲气更得有骨气啊。
那么,政纪斐然的政治家就有好结果吗?我看未必。李达康还是妻离子散,朋友疏远。他把所有热情投入工作,换来的组织的重点关照。家也成了办公室,老搭档变成了同级监察的实行者。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见得满意。他是被政治权力绑架的人。所以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存在即合理。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政治中全身而退?大概只有我们的天选之子侯亮平吧。但是对于他的背景,作者没有交代。高材生、有能力、有信仰、敢闯荡,这可以是很多人的理想自我。他没有缺点,也少了几分真实性,所以他的成长背景缺失了。也许,他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罢。这样的主角,路走对了就是沙瑞金,路走偏了就是李达康。
对于反腐工作就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吧:然而冷峻的荒芜中,不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吗?
豆瓣评分:影视8.7,书籍7.5,荐读,建议书、电影都看。(以上仅个人观点)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