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白鹿原》读后感_2300字

2019-08-06 19:19:16 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2300字

<白鹿原>

这本书17年6月晓宏送的,这类题材的书我本觉得自己不会看的。2018年的国剧盛典,电视剧《白鹿原》获得了很多奖项,得知这部剧搬上荧屏历经了10年左右的时间。陈忠实先生16年去世,虽然未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现在电视上,但是《白鹿原》却称为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带着一种不解的心情和对书籍的偏爱,我开始看这本书。

《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在关中平原滋水县白鹿镇,主要围绕白、鹿两家的纠葛展开,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代表。作者开头用白嘉轩娶七房老婆,死了六房的悲剧为这个悲剧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也围绕了白、鹿两家的后人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展开了从清朝末期、幸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时期的宏大历史背景。我一直在想“白鹿”二字的含义,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地名,白鹿两族人的故乡; 但是实际上“白鹿”也贯穿了故事全剧:白嘉轩发现白鹿的踪迹,白灵出生与遭到迫害白鹿的迹象…包括朱先生的白鹿书院,更让我觉得“白鹿”二字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是白鹿原的儒家传统思想,是白鹿原人的根,也是预示着这种思想受到动荡时代摧残的过程,同时“白鹿”也是一种新气象的代表,在分崩离析的变化中,白鹿让人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 朱先生:“仁义”二字的理论探索者,朱先生本人正直,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如果从本书中寻找一位“完美”的理想人物,当选朱先生。朱先生的神预言,既是对时代变化的洞察,也是对国家二字的体会。朱先生的品格让人敬佩,也是书中的“圣人”。
  • 白嘉轩:宗法制和“仁&义”二字的践行者,他在教育子女和家风上,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忘祖宗留下的族规。他是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人物,也是坚实的捍卫者。他勤劳致富,正直坚忍的品质是值得褒奖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却也不免有些迂腐,他在对待人性的问题上,甚至是有些不通情理和反人性的。不能说他不是好人,只能说他是时代的产物,他的妻子仙草也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女性代表。
  • 白孝文:一个小人嘴脸的丑陋人物。他深受白家传统礼教的束缚,但在鹿子霖的教唆以及田小娥的诱惑下,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他吸食毒品、讨饭、败光家产,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败家子。但是他正是在传统和人性的夹缝中斗争的人物,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内心并没有“信仰”,当欲望战胜家规,他开始自取灭亡。偶然的机会当了保安团团长,利用职位残害他人,在借助黑娃的协助下,窃取了黑娃起义的成果,并杀害黑娃。可怕的恰恰是这种人,看似忠厚老实、无公害,实际却奸诈狡猾,卑鄙无耻。小说的结尾,白嘉轩说白家还是赢了,其实不以为然,白家是祖辈富贵家族的代表,但是在子孙对历史的作用上远不及鹿家。包括白灵之死,白嘉轩说是自己咒死的也感觉充满寓意,白家封建传统的思想容不下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儿。
  • 白灵:白家最为杰出的青年,从小极尽家里人的宠爱,正是这种优势,让她能够突破传统的观念,不仅进学堂,还能接受新思想。她忧国忧民,正是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之不同,她走上了和兆海分手,和兆鹏在一起的道路。她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也是白家最为出彩的人物
  • 鹿子霖:道貌岸然的人物。鹿家不及白家可能尤属鹿子霖,他好色成性,也游走于反政权的权力中,他热衷于权力,却也被权力所缚,他的悲剧不在于教育子孙,而恰恰是人性的弱点和缺乏自制力的暴露。他也小肚鸡肠,耍尽小人手段,最后的结局也不免凄惨。
  • 鹿兆鹏&鹿兆海:鹿家子孙,“国”“共”影响下的代表,共同点是忧国忧民,接受了新式教育,不同点是理想信仰的不同,兆海死在了剿共的任务中,兆鹏最后成为了早期共产党的关键人物。书中对于鹿家子孙和白家子孙的描写,一起读书时的秉性,显然着重描写了兆鹏,为后来叙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两兄弟与白灵的故事主线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 黑娃&鹿三:黑娃作为鹿三的儿子,可以说是最初反叛人物的代表,他天性里反对白家的“迂”,反对白嘉轩挺直的腰板,和田小娥在一起,发起风搅雪,正是这种天性的表现。但是,不可避免的小农局限性以及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后来做了土匪,再次娶妻,回归“正路”。但是不可否认,黑娃是个好人,他虽然做过错事,却比白孝文更加光明磊落。他在白嘉轩劝说放弃小娥时不无动容,这也为他后来的中庸转变变得合理。很多人喜欢黑娃,喜欢这种痛痛快快的性格,最后故事急转而下,不得不说作者实在高明,黑娃读书少,注定他领会不了时代的变迁的真正意味,他到最后选择高秀才的女儿不无赎罪之心,不只是对小娥的追忆,更是作者为他安排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弥补读书少的缺陷,被白秀文处死,将人们对黑娃的同情推向高潮。
  • 田小娥:传统女性和新女性的交织的代表人物。田小娥并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她是人性的代表,她也是时代悲剧的体现。田秀才将小娥嫁给郭举人做玩物,正是他考学不得志的一种疏解,他对子女也无非是随意处置。小娥遇到了黑娃,也开始自己离经叛道的一生,最后在白鹿原的传统礼教和豪绅强权的压迫中死亡。田小娥的悲剧可以说是书中最大的悲剧,悲剧到一种深层的悲怆。田小娥并没有错,错的是时代和命运。黑娃娶妻,祭拜祖先的那刻起,更将她的悲剧放大。她一生注定无法正常的过普通人的人生,也无法名正言顺。她是众人眼里的婊子,也是随势倒的浮萍,起起伏伏的大势中注定走向灭亡。

作者的故事埋线很高明,故事处理也比较利落。整本书读起来并无冗余繁杂,能让一个对这种题材不感兴趣的我读完,不得不说,确实是一本好书。

故事中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见解,不乏正能量:

这就是人生…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