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_800字

2019-08-01 19:59:37 读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800字

《月亮与六便士》
·给我的感受·
·两个极端·
·又爱又恨·
看书之前同样的看了书评.
发现一位书友的疑惑:王尔德如果和毛姆对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可见毛姆的“毒舌”
带着这样的觉悟开始 仔仔细细的阅读
.慢慢的你会发现一个句子就是一件事情的始末..尽管这句子只有五个字.前后还不互着边....
这本书一开头..让我感到反感..因为长长的导读有很多剧透....还没看完导读 就开始感到泄气.....但是越往后看越发现这个导读有多重要...即使这本书里的人物并不多...但这个导读对书中重要的隐晦思想都重点指出.如果不看导读真的不容易发现.建议阅读之前仔细看看导读.....
“他要么挣扎着爬出来,要么就被淹死。”....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
“情感有着理性无法领会的理由。”....
“不要将表象作为判断的根据...”
——作者毛姆与“斯特里克兰”的碰撞.....
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太多.斯特里克兰作为一个载体.也承载了太多太多.作者不断的折磨着他...不断的对他发问...但“他” 总是轻蔑的重复那句话:“那又怎样……?”作者像自残的画家一样:依次的削掉斯特里克兰的财富.道德.地位.名誉.朋友.亲人.妻子.孩子.情人.表情.肌肉.喜怒.欲望....甚至生命...只留下了他的“灵魂”!
个人觉得斯特里克兰在毛姆的笔下不是一个人.是被神化的肉体...一个一直在找寻什么的肉体....
刚刚看完《面纱》.到最后结尾也充斥着在找寻什么的想法……
到底在找寻什么呢?
“寻找自我”吗?
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寻找自我”都成了通俗的说法……
想不出来了……

—*—*—*—*—*—*—*—*—*—*—*—*—
另:发现两段很精彩的对话
第一段是第十二 章两个男人来到咖啡馆喝苦艾酒的那一场前后的对话.
第二段是第二十一章.两个男人五年后在同一家咖啡馆再次相遇…以及在餐馆里的大段对话.
这两段对话的意外发现:
一.作者的有意安排.使文章具有象征性.并且结构平衡..前后呼应……承上启下……
二.对话中产生的思想引发的思考 以及思考结果的大量留白....…使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从而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看法……
最后:本书真的是在讲一个天才寻求自我的故事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