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读后感_800字
《湖畔》读后感800字
故事很短也挺简单,四家人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试,以聚会的形式在湖畔山庄租了两座别墅,请了补习老师给孩子上课,故事便由此展开了。
父母为孩子付出似乎是很常见的,但文中的四对夫妻却让人觉得是以为孩子着想当借口,而孩子也成了曾经轰轰烈烈爱情归于平淡的产物,成了维持婚姻的纽带,为孩子的教育付出金钱可以理解,但文中母亲甚至付出身体,却让人觉得难以置信,而丈夫却也装作不知道,这并不能让人感到母爱的伟大,只是夫妻之间感情名存实亡。
最近看书老是会将自己带入,想到如果是自己的亲人犯了罪,我会怎么办,我在内心给出了会帮忙隐瞒的答案但内心却并不平静,亲情与法律我选择了亲情,再想到受害者的家人,感觉自己是如此的自私 ; 而如果是选择大义灭亲更是煎熬,然后想到了《看见》中柴静采访的药家鑫的父母,药家鑫出了事后他的父亲带他去自首,也许会有很多人称赞父亲大义灭亲铁面无私,可他的父亲余生却要承担无尽的痛苦。这就是抉择,而这个抉择也让我痛苦,因为我即使给出了答案,内心也不平静,好在学妹安慰我孔子说过“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认为这是符合“直”的品德,是亲情的体现。而欧美更是有法律规定几等亲之间不能互相为证,这就避免了伦常亲情的崩溃,而我也终于想通,我选择为亲人隐瞒也只是为了亲情并不是蔑视法律,如果在犯罪之前我知道,我会选择去阻止这样我仍是尊重法律,而事发后的隐瞒也是为了人伦亲情,想通之后内心便不再煎熬。
此外对于教育问题也同样感到矛盾,文中俊介与藤间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定论———对于孩子是该遵循他们的本性,不加抑制呢?如果说不加抑制那么孩子,并不成熟,对于很多事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而如果加以干涉,不尊重孩子的选择,由父母为孩子选择未来的道路的话,也有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痛苦。如此也是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