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1700字

2019-11-06 15:53:51 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1700字

读完此书用了近28小时,封面说的平均3个通宵也不为过。
小说背景一战前后,主要家族人物来自主要参与国——德国和奥地利的乌尔里希家;英联合王国的菲次赫伯特家和威廉姆斯家;俄国的别斯科夫家,其实还有碧公主家。美国的格瓦家和维亚洛夫家;没有法国的代表家族,只是边边角角地提到不善打仗和世界最美女人这样的评价。或许法国对战争的影响和战争对法国的影响均不及对德英俄这些国家深远吧。这样说来,法国与其他国家也没有什么不同,泯然众人矣。
首先说说美国人。美国的代名词是民主、自由和平等,对于平民阶层确实有着高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所以,格雷戈里心向往之,只是后来把机会让给了列夫。但反观美国的真实情况呢?民主嘛,和平主张让威尔逊总统上了台。自由吗?舆论操纵让美国参了战。平等吗?威尔逊可不认为黑人和犹太人能和他站在一起。美国在战争最后阶段加入协约国,是希望战后清算立于主导地位,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为先。因为美国的代言人是格斯,人们才觉得美国美好。
说说战争发动者德国们。可能所有的其他同盟国都差不多,甚至所有协约国也是,平民阶层一点都不想打仗,因为打仗意味着一去不回。可执政者和贵族们一心想要从战争中得到点什么,而且他们可不用赴战场。想象一下圣诞节晚上沃尔特和菲次的军队相遇齐唱赞歌互赠礼物的场景,再想象一下第二天就要枪口相向兵刃相见,多么无奈。沃尔特战时忠于军人职守,战后毅然守护爱情,是德国贵族中的一朵白莲花。
英国内部矛盾是贵族与平民、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矛盾焦点集中体现在菲次赫伯特身上。他是贵族,坚定地主战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他是资本家,工人阶级跟他抗争薪酬和工作环境;他是男性,妹妹黛茉代表女性抗争男女平等权利。他还是俄国公主的丈夫,连俄国农民阶级都和他抗争土地权益。
说到俄国,其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文中说的很明白,工人要面包、军人要和平、农民要土地。第一次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贵族窃取,革命主体谁也没得到想要的,于是列宁坚定地发起第二次革命,并且要求布尔什维克作为唯一执政党。于是俄国退出了一战,一心一意开始内战。本文多处强调列宁的独裁倾向和布尔什维克对其他政党的抨击和清洗,连作为布尔什维克的格雷戈里自己都震惊了,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所处的环境。
说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威廉姆斯一家,父亲是工会负责人,致力于工人阶级的工作环境提升,温和不过激,但能有效争取权益,属于外圆内方的一家人。他们家的孩子有正义感,有担当,能言善辩而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后期比利与艾瑟尔的各自表现与默契配合都能体现。别斯科夫家父母死得早,都是为了权益和自由而奋起反抗,属于比较激进的革命者,他们的孩子一个成了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有勇有谋、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革命者,显然是受了父母的影响。另一个因哥哥过分宠溺,养成了不顾他人、不顾后果、不负责任、自己开心就好的人。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干尽坏事的列夫有朝一日攒够了不义之财,真的找到了哥哥并想接他们去美国,这算是唯一一次良心未泯,毕竟哥哥为他付出太多。看看菲次赫伯特家,就能发现黛茉其实比哥哥强。她聪明睿智,表达有逻辑,思想有深度,许多精英喜欢与她交流。她的等级观念不是那么强,可能正是因为身处不平等环境中长大。她强烈抗争伪平等的妇女权益,正是因为看惯了上层阶级避重就轻的伎俩。其实还有两个人看起来挺幸福其实挺惨的,她们代表着当时俄国上层女性的生活状态。一个是碧公主,背井离乡嫁入异国,丈夫流连花丛喜新厌旧。一个是奥尔加,因为父亲严格管束没有了自由;因为父亲男权思想的压制没有了自我。但这些挺惨的人并没有获得同情,因为她们转嫁了自己悲惨,或者任悲惨自由发展。
最后,看完整本书,很高兴地发现,主要人物们都很坚强,一个也没有死。该分开的分开了,该在一起的都在一起了,我猜还会有在一起发现不合适还要分开的,只能续集再见啦。
很开心看完了这本书,感觉自己要去重温世界历史了,值得一读。

  • 《战后日本经济史》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_精选读后
  • 《我们内心的冲突》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把时间当作朋友》_读后感_700字
  • 《独立,从财富开始:水湄物语的理财20课》_精选读后感_70
  • 《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_读后感_700字
  • 《时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过好这一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海子诗全集》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