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全集)》读后感_2500字
《三体(全集)》读后感2500字
42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这部科幻巨著,沉浸在了大刘那恢弘的宇宙中。
大刘是个执着的人,对科幻的执着,对时间的执着。在宇宙这个时空中,动辄上万光年,时间仿佛魔咒,是人力难以企及的,但同时却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投机取巧”,用虫洞来跨越时间障碍。但大刘不,不仅不,而且对时间有着别样的执着,甚至到了2和3里边,章节都是按时间来区分的。
我的理解。第一部相当于一个引子,事件之“来龙”。事件开始前五百年,较量便已开始。两颗智子封锁地球科学发展,一个巧夺天工的构想啊!第二部是一个高潮,也是一个结尾,弱小的人类第一次窥探到了宇宙的黑暗本质。第三部是升华,放眼全宇宙,探索宇宙的本质,思考宇宙的走向。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如此浩瀚无垠的宇宙下,人真的就如蚂蚁一般,不值一提。但蚍蜉虽小,却有撼树之心。甚至有些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叶文洁
聊《三体》的话,她是绕不开的,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渴望“神”拯救人类而引来了“恶魔”,却也给人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不管是对人性的失望还是对人类的报复,设身处地的话,她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她在红岸遗址边望着晚霞说:“这是人类的落日……”她已经悔悟了。
罗辑
全书最爱,没有之一!真正的伟人、战士。成为面壁者前,放浪不羁。被迫成为面壁者后,慢慢发现了叶文洁埋在他心里的种子……被捧成神,又被全人类唾弃,建立黑暗森林威慑,成为救世主,被选为执剑人。然而,悲惨命运正式开始,被迫妻离子散,待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坟墓长达50年之久。为人类舍弃家庭,舍弃自我,人类在安享太平后却挖空心思在他面壁计划中寻找“漏洞”,想把他送上法庭。人类不感谢罗辑?多么残酷的事实。但罗辑不是叶文洁,他仍然没有放弃全人类,或者想着报复全人类。他已泰然。乱世中引领人类的英雄,盛世下却成了很多人的攻击对象,各路小丑粉墨登场,穷尽手段挖黑料,历史上的罗辑何其多?
毫无疑问,罗辑是最完美,最有资格的执剑人。程心缺少兽心,维德缺少人性。之后又成为反三体运动的精神领袖,主持研发曲率驱动飞船……这一生,满满的都是大写的传奇,可以一己之力挽狂澜的“上帝”。作为对手,连三体世界都对他充满了敬畏。
他还是个痴情种,在冥王星上看到蒙娜丽莎画像时,喃喃自语:“我不知道你在这儿,知道的话我会常来看你的。”他想起了那个和庄颜一起在卢浮宫第一次看到《蒙娜丽莎》的夜晚……
人之于宇宙,犹如蚍蜉撼树,罗辑早已看透,早已将自己融入宇宙中;但对于人类,他始终无法看开,始终想在这片黑暗森林中为人类留下一棵栖息之树,留下一点人类文明的火种。
“哦,要进画里了,孩子们,走好。”
丁仪
一个贯穿大刘作品的“常客”。一位慈祥的智者。作为科学家,他始终是清醒的,当人类被飞速发展的表象所迷惑时,他对舰长说:“孩子们,你们知道我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吗?在大学里教物理,还带博士生。”每每读到这里时,心里都好生悲凉。众人皆醉他独醒。
章北海
自行面壁的第五位面壁者,心思缜密,城府极深。 逃跑主义者,一心只想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心思隐藏两个多世纪,无人发现(除了常伟思)。“没关系的,都一样。”是啊,他的“面壁计划”已然成功,此时此刻还有什么关系,都是人类文明的火种,大家都一样。
程心
众人口中的“圣母婊”,最最普通的人类一员,人类的真实写照,“人性”的代表,人类选择的“背锅侠”。人类不该怪程心,读者也无权怪程心,其实,所有的选择都是人类自己做的。最后只有她和关一帆有可能活到新宇宙诞生,大刘安排得很合理,她是最佳人选,她代表的是人性,而新宇宙需要的正是“人性”。
云天明
我估计是女生最爱,浪漫到一塌糊涂,开篇送星球,终篇送宇宙,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童话家。一直默默无闻爱着程心,这种爱甚至跨越了空间,跨越了时间。为了给人类传递信息下了一盘大棋,却被程心堵死。千里迢迢赶去蓝星见程心,最终却天各一方。一直觉得艾AA和云天明留给程心的那块石头只是一个安慰,一份希望,希望程心和关一帆能好好活下去。人生若只如初见,云天明的心从未变过,一直是“初见”,即使这份爱要跨越一千八百万年,还不能被感受到,他仍然毫无顾忌地爱着。地球上临死前,他把爱化作了一颗星星送给程心,日夜照耀着她;蓝星上临死前,他又把爱装进了一篇小宇宙,呵护着她。云天明,总是让我想起云天青、云天河父子,除了名字差不多,性格也有几分相似吧。
维德
真的很不想提这货,但不提似乎又说不过去。“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所有。”这货是典型的兽性代表。窃以为,兽性是生存,而人性则是道德。不得不承认,乱世之中,维德这种人是必须的,以自己的兽性去保全更多人的人性。但人类不认同他,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每个人都只剩兽性而丧失了人性,那还何谈文明?维德简单粗暴,时间也证明了他是对的,但很多事情是简单粗暴不了的,人毕竟不是机器,万物之灵长,没办法的。
乱世之枭雄!
《三体》中,大刘的想象也相当惊人,空间原始十维,光速原本是超距作用,宇宙之所以三维,光速之所以每秒三十万千米,都是宇宙文明相互打击的结果。毁灭易,恢复难,难于登天。人类之于地球,也是如此。不过大刘始终还是没料到中国能这么快就整出量子计算机。智子利用超距作用通信,感觉这个想象有点过于大胆了,保留意见吧。
当一个三维世界的人踏入四维世界时,眼前的景象,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很难描述的。同样地,大刘的《三体》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宽广视界等等都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仿佛一个封闭房子里的一扇窗,可以让我一窥星空一角,和墙壁相比,震撼不言自明。
当我再次凝望星空,看到的或许不只是星星,还有四光年外的三体世界,游弋在宇宙中的“蓝色空间”号;看到《蒙娜丽莎》插图时,那个和蔼的白胡子老头就坐在旁边,抚摸着画框喃喃自语;看到《星空》插图时,想到那个二维化的太阳系……
再次向大刘致谢,感谢为我打开了一扇仰望星空的天窗。
这是继《白鹿原》之后,又一篇写的很认真的书评,也是继《白鹿原》之后,又一次尴尬的装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