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姜文《邪不压正》原著)》读后感_800字
2019-09-28 18:30:10 读后感
《侠隐(姜文《邪不压正》原著)》读后感800字
2019/1/26。第二本。
前一辈老作家都没有能够为三十年代老北平下任何定义,我怎么敢?我只想指出,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的家世,大部分属于中上阶层,今天,我猜多半只是这些人会去追怀那已逝去的老北京和好日子。这么说好了,如果骆驼祥子没有死,而且拉了一辈子洋车,我怀疑他会认为三十年代北京有过什么好日子。可是如果硬要我来为这个老北平——北伐到抗战这十年——下任何定义,那我可以这么说:老北平这“金粉十年”,是有关有钱人的乐园,老百姓的清平世界。
张北海在回答编辑问有关对三十年代老北平的定义的时候,做出上面的回答,而我对书中那个年代北京的疑惑,也都在这段话中得到答复。之前看书时内心嘀咕,哇那个时代都这么有钱?现在仔细想想,每个时代不都是有各种层次的人嘛,作者的回答也算是解惑了,可见我还是太穷。
这本书借一个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北平江湖人士李天然的特殊身份及私人恩怨为线,使他的家仇与民族的国恨交织在一起,而读者跟着他的眼光感受那个时代老北平的一个中上层阶级的衣食住行,也同样感受战争来临江湖人士的隐去以及老北平的消逝。
相对于书,电影《邪不压正》倒没有很明确的描绘出书中的江湖快意恩仇,例如电影中最后李天然和朱潜龙的大战,大段大段武打片段配着古典音乐的背景,现在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不如小说中来的爽快淋漓,四枪结束,谁要和你逼逼叨叨磨刀动枪老半天。前期找人的不容易,才凸显出最后四枪完事后的解渴解饥解痒。不过彭于晏般的李天然完全复合我对小说中李天然的想象,而姜文电影结局的一贯套路也从来不是简单的happyending完事,让你看完带点遗憾,所以电影中巧红自己走了,也没和李天然在一起,带上点所谓的电影的艺术感,而真到现实中,还是小说中写的靠谱。
总体而言,个人觉得情节故事小说更完美合理,电影的话,里面的配乐不错画面不错,艺术性观赏性更强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