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后感_2200字

2019-08-05 07:15:44 读后感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后感2200字

到第一篇是帶著問題讀的、、男主張明前一晚作案、、第二天卻報名上函授大學、、看報、、公交車上讓座、、表現和同伴有別、、讓我產生好奇、、這個善惡並存的人、、有著怎樣的故事

上部里“閱女無數”的張明很瞭解如何吸引到不經事的純情女孩、、而我疑惑于張明把自己說成壞蛋、、以及之後一番“與眾不同”的瀟灑言論、、是為了釣上這個撞槍口年齡的女孩、、還是出於本意、、從早晨的孤獨、、報名函授大學、、同學評價他聰明卻自暴自棄可以看出、、張明應該對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是有渴望的、、或許曾有過一些想法、、並沒實現、、受到打擊、、又不甘心回歸普通生活、、放任自流了、、有些憤世嫉俗、、厭惡陳腐的教條、、不願循規蹈矩、、講那麽多追求自在、、刺激、、未知、、什麽都要嘗試、、可到底自己真的喜歡當下的生活嗎、、缺少精神支撐的自我追求、、難說不是盲目的放任

而女主吳迪渴望不同、、卻不知道並非所有的光亮都能用來取暖、、她所謂的追求真愛並為之遍體鱗傷是不是飲鴆止渴的後果呢、、她也承認看錯了人、、愛上的是一個假象、、可那也是他的假象

電影和原著有些出入、、電影里吳迪是被張明親自帶上這條路的、、當時十分不解、、因為我是以男主愛女主作為前提、、一個男人怎麼可能對自己愛的女孩做出這種事、、擱到現在、、若前提不變、、我仍然無法理解、、書里的描述是可以讓我接受的、、張明不忍對吳迪下手、、在自己還能控制住自己情感的時候離開了吳迪、、張明口中的“不愛任何人”是理想還是無奈、、還是真的愛不上、、是怕吧、、不敢愛上、、張明的軟弱傷害了女孩、、做不到為她改邪歸正、、之所以在聽到吳迪女同學那番“羞辱”后會臉紅、、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吳迪像很多自己的同胞那樣認為自己是能讓浪子回頭的那一個、、她說

“我可以不在乎 你過去干過什麼我都可以不問不管 只要你從現在起對我好點”

付出沒有得到期望、、不甘心沉沒成本的無法挽回、、繼續追加成本、、不懂得及時止損、、浪費了機會成本、、感情多是非理性的、、不經濟

張明傷害吳迪後、、以為離開就可以一笑而過、、女孩自己療傷、、儘管殘忍、、卻是唯一可取的辦法、、可吳迪卻不接受一別兩寬、、而是踏上了糾纏到底的不歸路、、與張明同歸於盡、、報復對方、、也懲罰自己、、所以浪子們、、有的女孩、、惹不得、、否則你會毀了她一生

下部景物描寫突然多了、、何意、、是要表達張明心中有了色彩、、不再如活在夜裡那樣漆黑嗎、、只覺乏味

不同於上部張明以“不老實”的形象吸引了吳迪、、下部則是以脫胎換骨后的“老實”形象吸引了胡亦、、他先後兩次都告知對方自己是犯人、、的確是實話、、我有理由相信後面一次沒有前面那次的可鄙主觀意願、、但相同的是他都沒有讓女孩相信、、甚至讓對方認為是一種調節氣氛的笑話、、竟產生了某種好感、、而張明的吃醋在他自己看來是“我認真了” 我卻覺得他只是希望在這個很像吳迪的胡亦身上彌補些什麼、、可哪裡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多的是相似的一些人、、就像最後一句

“看到了成千上萬 隨處可遇的開朗的女孩子”

下部其實讀得我幾度欲睡、、直到看見這句話、、就像夢到掉落山崖而突然驚醒、、《天浴》里老金看文秀、、用的或許也是一樣的目光


這一篇在讀的過程中會有一種感覺是、、女孩自己作的、、的確、、遠離火的人、、當然較走近火的人被灼傷的概率低很多、、可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他們選擇不規規矩矩地走路、、到處走是人的權利、、談不上對錯、、我認為根源在於危險存在本身、、不在於向危險靠近、、不是所有受害者都是無辜的、、但都該得到關懷

設想這樣的畫面、、一處年久失修的危房牆外、、放置一塊寫著“危房 請勿靠近”的提示牌、、當某位行人路過時、、一陣風起、、將他手中同事的報銷單吹到牆腳下、、他走過去撿了起來、、又或、、幾個兒童在一起玩耍、、年幼得還不足以認識太多字、、見到這塊提示牌、、心生好奇、、便圍著轉起圈來、、既然提示了危險、、表明此房隨時都有可能倒塌、、如此、、一塊牌子能否足以肩負起來保護行人安全的責任、、房主造成的隱患、、卻讓行人的遠離避讓來消除、、當然每個人都不該把自身安全寄託于別人遵紀守法、、監守公德、、嚴以律己、、盡善盡美、、危險無處不在、、不能保證小心翼翼就平安無事、、如果傷痛不可避免、、在之後是可以選擇不自暴自棄、、放任自流的、、而是正視傷口、、生長出新的肌膚、、在某處、、第一次跌倒、、你可以怨天怨地、、第二次只能怪自己

我還是想送出去美好的祝願、、祝你在毫無防備一擊即破的年紀、、不要遇到壞人、、在自甘墮落破罐破摔的時候、、能遇到好人、、常常告訴自己、、你還年輕、、依舊漂亮、、明天永遠都在、、只要你願意活下去

一個很尷尬的地方是、、張明三十多歲、、在書中卻被女孩們叫做小男孩、、球場打架事件中、、自己被粗暴對待感到屈辱、、渴望公正卻忘記自己還是一條法網沒有捕到的魚、、的確像個任性的孩子、、有些自私、、從對看球的描寫里、、看得出、、王朔是球迷、、無疑了、、我想知道、、是否他也支持巴薩


讀完了

總是生活與意願的合力才勾勒出生命的軌跡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能搞清楚

“為誰辛苦為誰甜”

才不枉這一趟

現在腦海里是送給小太陽的那本書封面上的那句

“她是在人生的急流里轉著的一張萍葉 我見著了它 掬在手里把玩了一晌 依舊交還給它的命運 任它飄流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