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随遇而安》读后感_800字

2019-08-18 09:49:08 读后感

《随遇而安》读后感800字

似乎一直对明星写书存在偏见的缘故,我很少看电视名人的书。前几天朋友推荐了孟非老师的《随遇而安》,通过截屏看到一些描写重庆的段落着实不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读,读完后喜不自禁,确实在意料之外。孟非老师文采不凡,朴实平淡的语言让人读起来轻松又舒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更让我钦佩,尤其是对各地民俗风情和城市文化的解读。甚至偶尔对时政看似毫不经意的一两句话,都能让人深省。

  •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朝天门码头一直“摞”到山顶的吊脚楼,老重庆嘈杂又亲切的单位大院和来源于重庆人与生俱来的江湖气息的,重庆独特的酒文化……即使隔着三四十年的岁月,江边的吊脚楼早已了无痕迹,上世纪的筒子楼也大多拆除了,但孟非老师笔下的重庆气息,还是让我感觉到它的从未消亡,它是如此亲切地活在我身边每一条小巷,每一座茶馆,每一个重庆人身上。正如看过的书会影响我们的内在气质一样,一座城市的记忆也会影响它散发出来的气息,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城市底蕴吧。来重庆三年多,我深切地理解那句“没有生活在那里的人很难真正了解并理解它”。这是一座让人倍感亲切留恋的小城,它一面积极向上地发展,一面又活在自己的记忆里,不忘初心。
  • 南京老澡堂和澡堂里的京剧段子是小资本家爷爷一辈子的回忆,也是老一代南京人集体的记忆和时代的缩影。看到这一章时,我总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们讲爷爷年轻时:奶奶怀孕时,爷爷天天在河边和年轻寡妇唱山歌、爷爷偷偷把奶奶的陪嫁首饰拿去变卖、太爷爷如何教训爷爷……多是些上不了台面的旧事,奶奶给我们说了一次又一次,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听了一遍又一遍。我上初中后,那时候作文特别好,总觉得自己以后是要当作家的,就想着以后要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书里,于是缠着奶奶又一遍遍地讲。而今,那些故事大多模糊了,爷爷早已离开人世,奶奶瘫痪在床,我也不再抱有“作家梦”。爷爷的故事,或许也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缩影吧,实在遗憾未能记录下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