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_800字
《红与黑》读后感800字
总觉得看外国作品得有文化基础,要不读起来总感生硬。《红与黑》也不例外,冗长的叙述和不明就里最终耗尽了耐心,不得不中途去补知识。
这本书曾因批判教会与政党而被禁,记述的是1814年到1830年间,拿破仑百日王朝失败,波旁王朝复辟这一时期的故事。所以在拿破仑英雄主义的余温下,主人公于连凭着自己的聪明与才华孤标傲世,一心想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朝中有人好做官”,对于于连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总得玩些伎俩或者伪装自己才能好野心。攀权附贵、逢场作戏、利用爱情一切令人嗤之以鼻的伪君子形象赫然在目。但他骨子里却是看不惯这些虚伪的人事的。所以什么叫悲剧,就是你的性格与你的命运是错位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天给了你自负的天赋却没有给你优越的阶级地位,胜天半子倒不如知命的好。当于连放弃了23岁的生命,也是他要极力摆脱自卑、孤傲、自尊、敏感扭曲性格的煎熬,此时他已无法驾驭自己,如洪水猛兽般咆哮!
因为他知道即使成功跻身上流社会,他还得去演。所以,当剧情越来越明了,我只是那么一酸,并没有怎么去同情于连,如同丛林法则一般,人类社会也有他的法则。
《红与黑》我一直纳闷这个书名,不是显而易见的那种,故此民间有三种解释:通常,人们都以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象征人生的游戏等。
看到书名的解释,瞬间觉得司汤达实在是了不起,不愧为“现代小说之父”啊!人生如艺更如梦,再怎么着也是上帝的一颗棋子,最终都得与命运和解。
“残缺与爱情”人类永恒的命题,残缺意识的觉醒(孤独求败、不在意他人审视的目光)、超越爱情的大爱,是破解“生命密码”的两大法宝。警世喻人,且行且珍惜,悔不要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