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8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8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并不晦涩难懂,其道理简明浅显,→推荐阅读哦←
整本书中,黄仁宇先生以“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一主旨展开论述,
写了六位典型的历史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大清官海瑞、大将军戚继光、大思想家李贽。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看到自己所处时代的问题,先不论是否看清楚了问题关键,但他们确实是想用自己的力量挽救这个时代,可结果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在道德至上和法律缺失的双重压迫下,他们一个个都败下阵来,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因为明朝是文官集团的天下,依靠儒家思想用道德约束整个国家,没有法律体制管制,即使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也会扯上道德,以至善或极恶来断是非。这样,整个国家包括皇帝都被操控,个人意志被压制,这种制度不要那种能创新革命的人物,它只要大局,一种平衡的、无人反抗的大局,大家都一样,没有特别的出众的什么人。这样的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还想谈一点明朝官员的工资问题,说实话,明朝于我很陌生,看了《万历十五年》我才知道明朝官员工作那么低,一个差不多的官一个月的工资根本填不饱肚子,想想比他低的官儿,还有普通老百姓,那简直就是贫贫贫贫贫贫困户,怪不得滋生出贪污腐败,地方官搜刮百姓,京官收地方官的各种孝敬,而且他们还不觉得这是违法的,对于这种黑色收入拿得心安理得,俨然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海瑞就显得太特立独行了,他除了薪水,别的一概不拿,结果他有一次买了二两肉都成了新闻,死的时候家徒四壁,什么财产都没有,简直太可怕。一般来说,薪酬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还想让下属好好干还不想给钱,怎么可能嘛。对此,我是同情明朝官员的,也能理解非法收入,但我的内心是深恶痛绝的,我还是敬佩海瑞能在统治阶级集体腐败的时候仍然坚守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