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牛虻》读后感_800字

2019-09-25 20:03:55 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800字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跌宕起伏,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喜所影响。亚瑟出生在意大利富豪家庭,天真烂漫,想法简单,看不到世界的背面。而十三年后,他成为写讽刺文的牛虻时,他的灵魂经历了涅槃,成为坚定的革命斗士。尽管经历了众多灾难,比如跛脚,横亘在脸上的疤,手臂各种疤痕和背叛欺骗。世事变迁,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仍是那个渴望爱的少年,渴望蒙太尼里从前那样亲切地对他,渴望詹玛的爱情。在他入狱时,他一面忍受着身体上旧患带来的极大痛苦,还要忍受精神的折磨。在他和蒙太尼里的对话中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假装跳河的亚瑟时,他决意放下恩怨仇恨,只要蒙太尼里放弃上帝,放弃坚持的信仰。这一段真的动情,他用冰冷的话语,讽刺的语气,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千疮百孔的身心已然疲惫不堪,却还是希冀着年少时蒙太尼里的温暖。可是他输给了十字架,输得一败涂地。狱门关上一段时间,他回过神,却发现自己还是被抛弃了,独自躺在冰冷的监狱啜泣。

整整一夜,牛虻孤单单一人躺在黑暗里啜泣。

我还不太能理解信仰的力量,但存在即是合理的。我不追随,但我也不会否定宗教信仰。有时候,我们身处在痛苦的深渊,需要信仰的光芒照亮走出泥潭的路。但太盲目地相信,则会让我们丧失对生活的思考。生活需要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牛虻身上的坚定执着,勇敢善良是他身上的光芒,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他多情却不滥情,年少时对詹玛的爱情不渝,对于绮达无情却也从未僭越他们的关系。绮达也是个可怜的人儿,爱上一匹野马,可是她给不了亚瑟能驰骋的草原。让我觉得遗憾的是亚瑟和詹玛的情谊未能继续,只以一封绝笔书告终。他们之间很单纯的爱意,也很美好。

她将跟他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满怀喜悦地投入狂烈的生与死的暴风雨中。他们可以一道赴难,也许就在胜利的时刻——毫无疑问,胜利一定会来到的。他决不会把自己的爱告诉她——凡是可能扰乱她平和心境的话,凡是破坏他们稳固的同志感情的话,他一句都不会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