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东京一年》读后感_800字

2019-08-09 02:54:51 读后感

《东京一年》读后感800字

其实挺好奇蒋方舟现在对自己作家身份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她成年以来出版的几部作品基本都看了看,老实说都不免让人失望。我想读者在读她的文字时都会带有某种期待,因此能够理解“天才少女作家”的光环为她带来的负重和焦虑。而比撕去标签更艰难的是承认自己在写作上并没有太大进步。那么这样的光环还能为她再支撑多久?

这本书记录了她旅居日本的生活。她效仿那些著名作家,企图借由日记和信件展露她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中真正的艺术生活,但这种企图是失败而且不诚实的。作者不懂日语,不熟悉地理环境,她记录的东京一年无非是看展、参加基金会活动、和朋友旅行,艺术貌似塞满了她全部的空间,而那些琐屑细密,反映异国生活全貌的部分被彻底剔除。日本不过是个语焉不详的符号,是一种逃离的选择,而她与东京在这一年建立的联系如此脆弱又浮于表面,好像基金会的资助到期了,摆摆手就能离开这里宛如从没有来过一样。另一个原因在于她目前出版的作品并不能说服读者,作家尚未写作出完整的、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也并没有在文坛获得一定程度认可,甚至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写作风格,一个连代表作都没有的人,我们为什么得先去阅读她随意而破碎的日记呢?

也因为这个原因,整本书最大的问题是她的思考缺乏严谨有序的整理,也没有完整的逻辑支撑表达,而是随兴所至、信马由缰式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内容很散乱,好几篇写着写着就莫名其妙转换了话题,像两篇不同的文章拼贴在一起。这种断断续续的思考与表达并不能让读者在阅读时获得舒适感。而那些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和姿态暧昧的诧异让人更不适了。她早年一本随笔集的标题叫《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这句话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她的写作没有什么进步。没有经历生活的淬炼的确很难弥补感知上的匮乏,结果就像最后那篇小说一样食之无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