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后感_800字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后感800字
潘金莲23岁睡了西门庆,李雪莲49岁失了身。
书名叫做《我不是潘金莲》,李雪莲全文也在强调着这件事,可是清清楚楚地记得在文章开头她为了杀人不惜让弟弟坐牢,甚至不惜答应老胡“先办事”,这句“我不是潘金莲”就显的有些可笑。
事情发生的起由完全是因为超生了一个孩子,而在二胎政策还未放开之前,在农村超生一个甚至多个的事情并不少见,作者以这个当做开头或许是个嘲讽。
前前后后二十多年,李雪莲麻烦了大大小小的各级地方政府,却唯独只对他前夫找过一次麻烦,那次麻烦还是为了找个说法以开辟新生活,按照李雪莲告了二十年状还不嫌麻烦的性格,这是个谜!而地方政府却把李雪莲当做“大表姐”,“大姑”,除了最初把李雪莲拘留了几天,全然未对她采取什么暴力行为,倒是和李雪莲不遗余力地告状形成了对比,所以这一点上没有明白作者的意图,是要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还是表现地方官员的谄媚。
读小说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作者将李雪莲的一生也就是大半本书当做序言,而老史短短的撤职之后的生活作为正文究竟是什么意图,却发现这是整本小说的点睛之笔。二十年的生活,告状之后还是告状,连好好打理生活也只有告状之前那几天,这样活着到底意义何在?作者把这部分当作序言或许正是想说明这二十年的努力,二十年的生活是没有价值毫无意义的,还不如老史开开心心开着小店,卖“连骨猪肉”,休息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好友搓搓麻将。
虽然李雪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然丈夫也不会净身出户还带着个儿子从头开始非要娶别的女人,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喜欢?精神上的离婚法官如何断决,从文章几处都能发现李雪莲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但是最后被赵大头算计了一把着实有点心疼,以为忙活了大半青春总归是可以歇下来有个归宿,可是却还是绕不出这个死胡同。精明了二十年,最后还是落得个笑话,是政府官僚主义浓重,内在制度的问题,还是李雪莲本身无理取闹,又或者兼而有之,反正我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