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200字

2019-10-09 02:29:15 读后感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200字

# 大秦帝国#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
        爱上大秦,源自于它的语言。与以往读过的任何历史小说不同,它是扎根于历史却又超脱于历史的,气势的磅礴与格局的宏大,也是读过的所有书中不能相比的。对于一个文字控来说,早已被其俘虏。开篇“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在给人震撼的同时,也给人一份敬畏、一丝好奇。
       什么是原生文明?知乎上有用户答:原声文明是指文明的发展是独立的,在形成过程中,基本不受其他文明的影响。读完大秦,一切都昭然若揭、了然于心,难以用语言来描绘。
      以前有人说成长是复杂痛苦的,因为世界不再完全是对的,完全是错的,一切都变得难了起来。受这句话影响多年,最近开始有了转变。更愿意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通过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慢慢消解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误会。读大秦,消解了很多误会。
        大秦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总会有它的立场和感情倾向,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历史从来都是后来人或者胜利者书写的,真实性本身就与考古水平呈正相关。作为一个文科生,历史书背了六年,虽然期间不乏照本宣科,但对于有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来都没有怀疑过。
       一是“焚书”。印象中依稀记得的是“焚书”销毁了除法家之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开启了封建时期的“愚民统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但是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而且“焚书”作为一项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正如作者所言: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一场反倒退反复辟的政治战役,被褊狭地演绎成了一场恶意毁灭文化的暴行。这种评判,折射着我们民族时常痉挛性发作的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刻意失察,折射着我们常常因这种刻意失察而导致的种种悲剧。
       二是对李斯的评判。以往接触到的历史,李斯似乎都是正面人物。的确,作为大秦帝国的开府丞相,李斯的确功不可没。仅《谏逐客书》就足以使他流芳千古,他不仅坚持郡县制,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可是,因“焚书坑儒”而使秦朝被天下学人骂为暴秦的措施正是他首倡的。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点燃了秦朝末年残暴统治的导火索,也足够遗臭万年了。
        历史的看、辩证的看问题是阅读这部小说时感悟、铭记最深的。纵使以前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总在具体的事件面前被热血冲昏头脑,顷刻间就有了立场。
        认识修正的同时,更被“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精神所感动。短短的八个字,却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必死的信念,更有英雄的豪迈。每逢巨大的危急关头,老秦人喊出这八个字总能给人以力量,誓言的宣告总能让人不自觉的相信胜利会倒向秦国。我想,这也是秦最终能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因素吧。

  • 《大秦帝国(套装版)》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_读后感_4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大秦帝国(共11册)》_读后感_6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_读后感_7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3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22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35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2300字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