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读后感_3500字

2019-08-07 02:08:38 读后感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读后感3500字

书名一看就是鸡汤,刚开始根本不太想翻开它,为什么打开看了呢?因为评分挺高!

如果早几个月看到这本书,那么那段灰暗的岁月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我想说啊,不管再多亲密的关系,都不要过分干涉别人,打着爱或者友谊的旗号更不行。你付出可以,别求回报,要不然就是交易。被动的交易经过我同意没?弄得人怪痛苦的嘞!

给几个月前我肯定打五分,现在不行啦!因为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太多不开心的例子啦!其实生活也没那么复杂,坚持好自己的原则,就OK。

◆ 第3章 说好的“吃亏是福”呢

>> 如果你付出的这些却给别人施加了无限的精神暴力,你以为这付出还有意义吗?”

>>

一味要求自己所爱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从某种角度来看,它其实是一种认知模式的错误。

>>

世间唯一的真理是,你向世界释放了什么,世界便回报你什么。若你释放的是抱怨,得到的必然是指责;若你释放的是批判,得到的必然是反驳;若你释放的是攻击,得到的也必然是反击。

◆ 第4章 多余的牺牲他(她)不懂心疼

>>

老天爷的事儿你管不了,

别人的事儿与你无关。

请守护好你的亲密距离,

不要“越俎代庖”,

也不要“被越俎代庖”。

那多余的牺牲都是情感的重负

>>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牺牲”,都是一种多余的付出,往往会成为双方的情感重负。

>> 当年的美丽和温柔,或者英俊与担当,如今变成讨债似的互相攻讦。爱没有了,婚姻还如何勉强维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人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掌控力的缺失。自我价值感的丧失才是根源。

>> 你目前的人生不过是活在计较中抉择利害而已——两利取其大,两害取其轻,你之所以愿意担负那么多的委屈,是因为它能给你带来“眼前的利”——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而唯独没有帮你构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

>> 永远不要为你所爱的人过多付出,除非你做得到永远不去提及。”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很多人总是打着爱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控制他人。只要有一点争执,自觉付出更多的一方就会说“当初对你如何如何”……

>> 付出感”是扼杀爱情的元凶

>> 她是对我很好,可是早知如此,还不如她没有对我好过。她动不动就拿‘我如何如何对你好’来压我……”

>> 如果一味地为别人着想,总希望为对方做得更多,虽然能展现你的天性善良,却同时暴露了你的天性傲慢,因为这样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 有些时候,别人确实会有伤害我们的心,但既然我们知道谁要伤害我们,我们为什么不退避三舍,反而要凑过去让自己受苦呢?

>> 一位作家在自己什么都没写时,就因为别人的几句话而放弃了准备许久的作品?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他人评判之上的现象——她不明白,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我激励,是我们最大的权利。

>> 《万物简史》中有段很好的话: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上帝。很多有益的,甚至只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包括违法的),自己喜欢就好。“只要热爱,就已足够。”

>>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时希望别人肯定自己,只能说明,我们对那件事还不够热爱。

>> 任何事,都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 不被别人的言行左右,才能开始做自己的主人。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 你要知道,老天爷的事你管不了,别人的事与你无关。

>> 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早期受的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的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体系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千差万别。

>> 界限感模糊的人,面对彼此间行为的差异时会非常痛苦:

“你怎么这样办事儿?”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 心智不成熟的模式思维让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由于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理解和接受各自的界限,很难接受差异,总认为别人的做法不对。于是“越俎代庖”地侵犯别人的边界。

>> 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体验场,有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

>>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主要是不作为)地活着却又享受不了平凡里的快乐,是因为欠缺最起码的常识和认知能力。他们几乎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既自大又自卑,眼高手低,目光短浅,好高骛远,多重标准。

>> 如何在守护好亲密距离的同时,慢慢重建自我?我给出的建议是:

1.放弃对亲密关系的过度在乎,学会在自己的身上寻求支撑和肯定,哪怕会因此遭到他人的反对和指责。即,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委曲求全或者攀附某人。

2.要时刻提醒自己惯性思维的缺点,随时跳出自我,反省自己的言行,别因为短暂的感受就马上肯定或否定什么。别因为一时看不到恶果,就觉得不需要去改变。

3.你要明白,优秀的人都是有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努力把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

4.误会和不被理解是常态,不要逼别人懂自己,也不要逼自己去取悦他人。

5.“一切皆有可能”的意思是下一秒发生什么都理所当然,遭遇是非或升职加薪,得病或中奖,失望或惊喜……我的意思是在你掉到井里时,亲友们可能会搭救你,也可能会选择绕行,甚至朝井里扔石头,而这些都很正常。老天的事,要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残酷才是青春,吃苦才是人生。

6.当你能坦然接受一切、客观认知一切的时候,请重视承诺,且学会拒绝别人。不会拒绝别人的人通常会答应太多事儿而做不到,然后令自己内疚、别人失望……

7.守护好你的亲密距离,不要越俎代庖,也不要“被越俎代庖”,别人的选择与你无关,人有犯错或痛苦的权利,你我她都一样。爱是给予帮助关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深情地拥抱、衷心地祝福,告诉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不需要我时,我绝对不打扰;需要我时,我永远都在。

8.自己想做的事,只能自己做,不可以丝毫假手于人。当然,你若想知道“失望”和“绝望”两个词是怎么写的,可以这么干。别人怎么做事,我们无权干涉,只能尊重和接受,当然,你想知道关系可以坏到什么程度,可以随便玩。

◆ 第5章 你有多好,他(她)就能有多坏

>> 宽恕只是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只跟自身的感受有关,需要的不仅是仁慈之心,还有善良的智慧。

>> 人生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人云亦云,或者依附他人,或者将别人的成功(财富、名气、影响力)简化成自己的目标(赚钱、出名、向上爬)。

>>

我原来是做营销的,虽然很努力,但是由于内心非常排斥与人交流,所以干得非常痛苦、非常惶恐。那时候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不是因为我工作的行业不适合我,而是我必须在掌握那些看上去很无趣的技能后,才有机会去做自己最喜欢的。

>> “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的嘴里认识我!”

>> 建立于别人身上的期待被打破后,就会有抱怨,这是一种欠缺对外界的控制权的抱怨。

>>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有选择就有得失,想要自由,就不能怕清贫,想要获得更丰富的物质满足,就不要怕辛苦。

>> 轻诺则寡信。这往往是善良的人变得不诚实的开始。

◆ 第6章 你没那么坚强,但只能独自坚强

>> 我们要想自己不受伤,聪明的办法是主动放弃攻击。别人觉得你无害了,就不会再害你。这也是善良的人更容易被信任的原因。

◆ 第7章 可以替别人着想,但要为自己而活

>> 年轻时候的迷惘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我们走出了父母的庇护,不再用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来看待问题,不再以满足父母的期望为生活的意义,我们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有了想弄清自己和世界的愿望。

>> 人可以死在自己的梦里,但不能死在别人的嘴里!

>> 无论什么时候,大陈都要站在小李这边;无论什么时候,小李都不会向大陈抱怨婆婆;无论婆婆怎么抱怨小李,大陈都不可以当真。

>> 再微小的努力,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精彩一点。

◆ 第8章 后记:得到的是侥幸,失去的是人生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外界的声音指指点点,时间久了,会忘却初心,失去独立思考和坚持自我的能力。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5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7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精选读后感_3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读后感_9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读后感_8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