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后感_1400字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后感1400字
中期之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每天忙到脚不沾地、无法喘息,却…
朋友向我推荐了《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并正在努力改变,不过有点冗长,后半段有点啰嗦。希望这本书也能帮到拥有类似疑问的你。
为什么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 稀缺红利
因为稀缺会迫使人做选择,大脑中抽象的事情、不确定的想法都被推动着变得具体,我们的注意力都专注于:如何可以用最有成效地方式来使用自身资源。
稀缺似乎是件好事?继续往下看。
## 管窥
面临资源稀缺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个管子,只看得到管子里面的事物。
稀缺改变了我们的视野、看待事物的眼光。“专心致志”固然好,但是我们也会忽视管子之外的、原本很重要的事物。
长远来看,弊远远大于利。
我们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关注那些事情不行吗?不要低估稀缺。
## 带宽负担
稀缺就像脑内永无休止的噪音,干扰着你的思考。就算你想要考虑点别的,做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稀缺还是会将你的注意力拉回管子,让你无法开展行动。
这是让我下定决心改变的点:稀缺会形成带宽负担,降低你的认知能力,让你表现地更笨,减弱甚至失去洞察力、前瞻性,看不清未来;也会降低你的执行控制力,让你更容易冲动行事,控制不住寄几。
稀缺是无解的吗?
## 余闲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所以,想要打破稀缺,就要构筑余闲。处于稀缺的境地不可怕,无解的是心态也跟着稀缺,整个人的思维方式被改变,彻底堕入稀缺陷阱。
什么是余闲?作者打了一个比方:将物品装进行李箱。余闲不是你在行李箱中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装箱时空间充裕产生的副产品。你的“箱子”可以装下你需要带的东西,还有一些空间剩余,这就是你的余闲。
余闲的两大好处:①不用做选择啦。金钱余闲允许我们购买那些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东西,时间余闲允许我们尝试那些好奇的事物,而不必考虑其他。我们不必费脑权衡,反正“箱子”还有空间,放进来再说。
余闲的第二个好处:缓冲。当我们犯错时,余闲令我们拥有周转和失败的空间,不会一下子遭受实实在在的牺牲。有点像保险。
如果没有余闲,没有这层缓冲会发生什么?
## 借用
当人们本身已经处于资源稀缺,遇到突发事件时,只能通过借用金钱、时间等等来应对。长远来看,借用会加剧稀缺。
为何明知未来会更艰难,还会在当下借用?稀缺的管窥作用!未来的举步维艰是在管子之外的,现在看不到啊。
全身心投入眼下的难题,会让人搁置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无法有效规划未来。稀缺致使我们借用,并将人拘在当下的稀缺陷阱,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泥潭中的人如何出来,我们该如何摆脱稀缺心态?
## 走出来ing
关键就是拥有余闲,建立针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为自己制定计划、设计激励机制,并认真执行,即使稀缺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你。
我也处于走出来的尝试之中,尚无成功经验,只有一些心得可分享,是我亲测有作用的书中建议:
① 将计划和激励机制放到注意力的管子里,为那些重要而不紧急、容易落在视野之外的事情制造稀缺。
② 想尽办法节约大脑的带宽。金钱是用于交换的,所以可以用其解决其他形式的稀缺。
③ 好好睡觉!睡眠对生产力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
④ 不要执着每天工作xx小时,将有效带宽最大化。
⑤ 余闲是个小妖精,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太多!余闲太多,人容易懒懒散散,生产力低下。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