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8 08:27:35 读后感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400字

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与敬佩之情,读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处于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再三被贬,他豁达乐观,从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数道美味佳肴,急着性子酿酒以至于友人喝过腹泻,尝试制墨险将房屋烧毁,自己捯饬药材治病……失败过后,大笑置之,从不沮丧哀怨。

苏东坡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古时手足相残、争权夺利、六亲不认的种种案例之下,子瞻子由的兄弟情深诗人愈觉珍贵动人;苏东坡对堂妹一往情深,至死不曾忘怀,为她与堂妹夫写墓志铭,怆然涕下;苏东坡珍爱朝云,赏识朝云道出了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最艰苦的日子是她与之相伴,朝云死后他心痛伤怀,为信佛的她念读谔语……


扯远了,心底对他的敬佩、喜爱……实在有太多想要表达。回归正题说说这本书

林语堂写这本书时已移居国外,出于对苏轼的喜爱,他准备了三月的时间,查阅、钻研各种资料,目的是写出苏轼的传记给外国人阅读、了解,所以全书为英文所著,由他人翻译为中文,所以想看林语堂汉语文笔的书友可能要失望一下啦。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心潮澎拜,想要逐字逐句、丝毫不放过地读完,因为我想这本书对苏轼平生的描述应该是非常详细的,作为苏轼迷表示不想错过一丝一毫啊~

由于林语堂也是苏轼的“nc粉”(开个玩笑哈哈),所以对于苏轼的任何撰写我都喜爱+认同。但是呢,林语堂带了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对于王安石、章谆的部分内容不够中肯,稍贬低了一些。而且也出了几点小错误,被书友在评论里指正了。总体来说,书肯定是不错的,再加上室友们精彩的评论、补充与交流,这本书值得一读!

本书部分摘录: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学才气、卓尔不群:

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
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一路坎坷:

不管是好谣言、坏谣言,他总是谣言的箭垛,太好的谣言,他当之有愧;太坏的谣言,他无端受辱。

兄弟情深:

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
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东坡言: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

看淡尘世:

立在此处山峰上,头上云天,不过咫尺,苏东坡觉得自己犹如梦游,不复知自己肉体之躯在何处所了。从那样高处,他能看到人的渺小,行为的卑鄙,山上的清风把他胸中的尘思俗念,一扫而空。

临死仍然超脱、顺其自然:

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向他耳朵里说:“现在,要想来生!”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钱世雄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作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苏轼是一个儒释道皆成的文学大家、思想前者,生可受万人敬仰,死可永垂不朽,为世世代代人所称赞、歌咏。他的豁达超脱,热爱生活,重情重义,诗词歌赋,无一不活在人们的心中。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