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读后感_1400字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1400字
阅尽千帆颜愈少,万里归来少年心;
回首风雨萧瑟处,人生至境是有趣。
————Elson辉哥
这是一本足够有趣的书,这基本上就是我对一本书的最高评价了。
刚开始对这本书颇不以为然,《快速阅读术》?不就是快餐吗?怎么可能有营养?读到序言,读到第一章,仍然不认同。一天两本书,一年700本,10年7000本,每本书还有书评... 这是读书吗?我就是一页一页的撕书,恐怕也没这么快吧?难道读书就是量的游戏?就是为了跟别人炫耀的?还好,我有一个还算比较开放的思想,一个以认真著称的日本人写的书,还有这么多读者,或许有些道理,最不济白眼一翻,痛批一顿也算是有趣的经历吧。
大约花了1个半小时快速读完了这本《快速阅读术》,blow my mind! 我这个老司机的三观又更新了一次。这本书可能是在读书观念方面近些年我读过的书中最重要也最实用的一本。
运用这本书交给我的办法,我提炼出这本书的精华就是:
“而阅读的妙趣,不正是在于邂逅“那一行”吗?”
好了,鼓吹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放下你的Ego, 给这本书一个机会的时候了。给她一个半小时,也许她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本书的最后探讨了作者对于读书意义的思考。花一点时间说说我的看法。作者这10几年读了成千上万本书,在我看来差不多能成精了吧?结果作者的结论是,读书只是享受阅读乐趣,跟音乐一样,并非必须,也不是为了提高知识和修养,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很实在很平和的观点,然而如果10年大量的阅读,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书不白读了吗?作者自己也说,只要书从心中流过,哪怕很快,也是有意义的,这意义到底何在呢?
很欣赏作者说的一句话:
“拥有大量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非常了不起。这与全身穿着名牌的人觉得自己优雅高贵是同样的道理。醉心于收集知识的人,往往会误以为自己非常优秀。”
这体现了作者非常不错的谦虚自省的修养。然而我认为这种修养正是从大量阅读中来的,是一种“阅尽千帆颜愈少,万里归来少年心”的从容。
冯友兰大师说,哲学基本上没什么实际的用处,主要是提高人的境界。什么是人生境界?这境界真的就没什么用吗?禅宗佛家,无论渐悟还是顿悟,都讲究一个“悟”字。然而悟了以后呢?答案是该挑水挑水,该砍柴砍柴,该食色食色(食色这句是我说的,圣人可没这么说),该干啥还干啥,只不过,这世界在他们眼里已然不一样了,做的一切事情都突然有了明确的意义。通俗的讲,这不就是活明白了吗?那大明白都有点啥好处呢?我随便列一列吧:
自信,不怕尝试,不怕犯错误,也不怕批评
不再从单一角度看事情,认识世界多了很多维度
了解任何问题可能有不止一个的答案,体认到自己心里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
不太容易被别人忽悠了,但更容易欣赏不同的观点
认识到凡事的万千可能性,不局限自己,不画地为牢
观念是一切行动的起点,而知行合一的关键是找到好的方法,并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方法极为重要
珍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念,但不介意甚至主动与人沟通
最好的创造总结自己的思想并与人沟通的方法是写出来,这是价值(影响力)创造的过程
写一本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审视一下上面的诸多大明白的好处,这不就是一种有趣的境界吗?觉得凡事有趣,觉得别人有趣,觉得世界有趣,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有趣。原来人生的至境就是——有趣。如何到达“有趣”的彼岸呢?或许按照《快速阅读术》里的方法大量阅读,是个不错的方法,也就一个半小时,何妨一试呢?
3/9/2018 辉哥于 Dunkin Don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