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_600字

2019-08-14 07:15:47 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

#读书打卡#9月20到9月23

1.作家: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代表作《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结构:

1-7章.呼兰小城的街道和风俗

8-10章.小时候与祖父的美好回忆

11-12章.我家是荒凉的

13-17章.团圆媳妇

18-20章.有二伯

21-23章.冯歪嘴子

3.语言:

因为是北方人的缘故,而且百度上关于东北地区的定义是除了东北三省以外还包括内蒙古的东部五盟市以及河北承德市。大概是由于地区的缘故吧,小说里面的很多文字都让我感觉到好亲切,读起来也特别流畅。比如说形容猪的"打腻儿",还有"小米子干饭","米汤子",长辈对有二伯叫乳名"有子",我妈的家乡好像也有一个人有同样的乳名。读来特别亲切很具有乡土气息。

4.感想:

[捂脸]对我来说这个就比较难了,要么就词不达意感觉没办法表达,要么就拖拖拉拉没有重点。小说有很多的地方都让人觉得特别扎心,对小城里面的居民的行为和思想感到很愤怒甚至忍不住想骂人。让我敬佩的是作者从小孩子的角度写起,心平气和娓娓道来,却有那样大的魔力唤醒人最真实的记忆和感触。

这本书是萧红1940年在香港完成的,然而我一直不知道的是她居然1942年就去世了,只有31岁,真令人惋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